close

DSC_4051.jpg

紀錄日期:2018年10月14日

站別:簡易站

站體:地下車站

月台:兩座岸式月台

三塊厝這個地名始於明鄭時期,當時有王、鄭、蔡三個家族在此地開墾,所以這一帶被稱為三塊厝。此地早年有河運之便,船隻可以順著三塊厝溪航行到此地停泊,讓此地形成一個聚落。

 

DSC_4055.jpg

早年日本人從打狗驛(現在的高雄港車站)往東修築一條鐵路通到九曲堂,1907年完工,名為鳳山支線。鳳山支線後來一路延伸到枋寮,全線通車後改為屏東線,所以打狗驛才是屏東線的端點站。1908年鳳山支線正式營運,三塊厝乘降場也在此時設立。三塊厝乘降場一開始只辦貨運,1912年才開始辦客運,也蓋了簡易的站房與月台,1916年改為三塊厝停車場。當時打狗最熱鬧的市區在現在的鹽埕區一帶,而三塊厝這裡位於市區外圍,所以設立許多工廠,像是煉瓦廠、製罐廠、鳳梨工廠、精米所、灰窯廠等等,這些工廠需要鐵路客貨運來支持。此外,車站南方便是知名的三鳳中街,自清朝起此地便聚集許多販賣南北雜貨的店家,貨物的往來早期靠水運,鐵路完工後也讓此地的貨運更加便利。隨著車站的運量日益增加,站房也跟著在1923年改建為寄棟造式木造站房,1941年進行第二次擴建時在站房西側增建一棟切妻造式木造站房,兩棟連在一起,就是現在被列為古蹟的車站站房,同年三塊厝停車場升等為三等站。

 

DSC_4057.jpg

1930年代日本人開始規劃新的高雄驛,最後定址於大港庄,距離三塊厝只有五百公尺遠。1941年高雄驛正式啟用,成為南部最重要的客運車站,三塊厝的客源也幾乎被高雄驛吸收,後來於1962年停辦客運。即便如此,國民政府時期的三塊厝站仍有一番榮景,無論是工業製品、原料或是農產品都可以利用此站來轉運。1970年代以後產業逐漸轉型,導致車站附近的傳統工廠一一歇業,貨運量萎縮,最終在1986年9月22日停辦貨運,9月26日裁撤。裁撤後的三塊厝車站成為高雄工務段的倉庫,因無人維護而日漸傾頹,所幸在文史人士的努力下,2004年高雄市政府公告三塊厝車站為市定古蹟,並於2012年完成整修。

 

DSC_4046.jpg

在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中,三塊厝車站又被復站了,這次則是成為一個簡易客運站,2018年10月14日正式啟用。三塊厝地下車站並沒有站房,出入口一樣設計成木造結構,L形的屋頂和舊站房有異曲同工之妙,四周的木窗和屋頂的衍架也都是木料,讓旅客在進出此站能和舊站做連結。出入口旁有個名為「三鳳香薰」的不鏽鋼公共藝術,看起來是個香薰的形體,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廟裡裊裊上升的香煙,也可以解讀成民眾在三鳳中街辦年貨後回家煮團圓飯,飯菜的香氣飄向四方。

 

DSC_4030.jpg

三塊厝車站的地下站體和其他站差不多,差別在於公共藝術。B1通往1樓的電梯旁有個名為「年年有餘」的公共藝術崁燈,外圈的圖案是十二生肖,中圈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有燕巢芭樂(春)、六龜芒果(夏)、旗山香蕉(秋)、甲仙芋頭(冬)四季特色農產,內圈則是魚的圖案,象徵歲末時返鄉團圓的遊子就像洄游的魚類。另外,通往一樓的樓梯旁也有一個裝置藝術,名為「幸福的美味」,以各國新年美食照片以及各國代表「福」的文字組成一個大大的中文「福」字,四周則會放置三塊厝居民的生活照片。車站啟用當天這個裝置藝術尚未完工,只看到白白一面牆。

 

DSC_4064.jpg

車站出來往南走會先到三德西街,下一條便是三鳳中街,這裡可以買到各種生活用品和食材,我還記得我在這裡買的第一項商品是一桶梅子麥芽棒棒糖!中街出口是車水馬龍的建國路,再往南一點就到小吃匯集的三民街,我最愛的三民市場黑輪就在這條街上。三民街往南就到了二號運河,也就是三塊厝地區早年用來吞吐貨物的河川,2010年改名為幸福川。三塊厝車站離雄中很近,學子們多了一個可以選擇的大眾運輸地點。雄中曾是我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雖然與他無緣,但我並不遺憾,因為我的高中生涯也滿精彩的!整體看來三塊厝車站可以幫高雄車站分流一部分人潮,但因為班次不多,成效有待觀察。三塊厝車站附近有眾多的小吃攤,這會是我常常前往的一大動力!

 

 

三塊厝車站照片:

DSC_4004.jpg

三塊厝站往北是鼓山站,往南是高雄站。

 

 

DSC_4003.jpg

三塊厝車站往北(鼓山)方向

 

 

DSC_4006.jpg

三塊厝車站地下站場,右側第二月台,左側第一月台。

 

 

DSC_4009.jpg

左側為第二月台的電梯。

 

 

DSC_4010.jpg

三塊厝車站往高雄車站方向,軌道右彎。

 

 

DSC_4017.jpg

三塊厝車站站場,左側第二月台,右側第一月台。

 

 

DSC_3999.jpg

牆上的三塊厝站名牌。

 

 

DSC_4001.jpg

液晶螢幕行車資訊器掛在牆上。

 

 

DSC_4008.jpg

地下化車站路線圖,每站都有,方便乘客辨識。

 

 

DSC_4018.jpg

DSC_4019.jpg

B1層天花板有彎曲狀凹槽,地板則有菱形拼貼,加強視覺的延伸。

 

 

DSC_4023.jpg

剪票口內側往外拍攝,正中央白白一面牆是未完工的裝置藝術。

 

 

DSC_4025.jpg

售票處旁有自動售票機。

 

 

DSC_4027.jpg

剪票口和後票處合照,當時人好多。

 

 

DSC_4029.jpg

通往一樓的電梯旁有充電區,上方有裝置藝術。

 

 

DSC_4031.jpg

通往一樓的樓梯和電扶梯。

 

 

DSC_4026.jpg

裝置藝術雖然未完工,也不必在前方放置垃圾桶吧!這些細節都會影響旅客的觀感。

 

 

DSC_4030.jpg

年年有餘的裝置藝術。

 

 

DSC_4033.jpg

順著扶梯往上可以看到木造出入口的屋頂衍架和木窗。

 

 

DSC_4035.jpg

從亮一角度拍攝。

 

 

DSC_4040.jpg

車站往北方向尚未開放。

 

 

DSC_4041.jpg

地下車站第一天通車,地面站的鐵軌也還在。

 

 

DSC_4042.jpg

三塊厝站往東方向,遠方是自立陸橋。

 

 

DSC_4043.jpg

三塊厝站往西方向,中華地下道就在前面。

 

 

DSC_4044.jpg

自立陸橋特寫。

 

 

DSC_4049.jpg

車站正前方的聯外道路。

 

 

DSC_4050.jpg

車站東側的機電設施。

 

 

DSC_4051.jpg

三塊厝車站出入口,造型仿造舊三塊厝車站。

 

 

DSC_4052.jpg

車站西側有名為「三鳳香薰」的裝置藝術,看起來有香煙繚繞的感覺。

 

 

DSC_4053.jpg

「三鳳香薰」公共藝術前方還有腳踏車架,照片中的馬路原本都是路軌。

 

 

DSC_4055.jpg

車站西南方便是市定古蹟--三塊厝舊站,左側是寄棟造,右側是切妻造,兩棟屋脊連成L形。我兩年前有來拍過,還拍了未完工的地下車站,結果竟然消失了,應該是我無意間砍掉了。

 

 

DSC_4059.jpg

坐公車要到建國路上,而火車站就位於自立陸橋和中華地下道之間。

 

 

DSC_4060.jpg

三塊厝舊站旁,三德西街90巷,是舊車站的聯外道路。

 

 

DSC_4063.jpg

DSC_4064.jpg

三德西街街景,兩旁都是民宅。

 

 

DSC_4065.jpg

從三德西街望向三塊厝舊站。

 

 

DSC_4068.jpg

三塊厝舊站的遮棚,出入口旁有像是售票口的平台。

 

 

DSC_4072.jpg

從另一角度拍攝三塊厝舊站。

 

 

DSC_3998.jpg

北上區間車廷考三塊厝車站。

 

 

DSC_4014.jpg

南下區間車停靠三塊厝車站。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