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9053.jpg

紀錄日期:2015年11月14日

站別:三等站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一座島式月台、一座岸式月台

山里站是在1982年東拓之後設立的車站,在東拓之前,從鹿野車站南下分別有中興、嘉豐、初鹿、東成、檳榔、馬蘭、台東(舊站)等站,其中中興、嘉豐、初鹿、東成、檳榔五站在東拓之後廢站,鹿野以南新增山里站及卑南站,卑南站後來改名台東新站,再改為台東車站,而馬蘭和台東舊站也在2001年相繼廢站。原本從山里到台東要經過山里一號~七號隧道,稱為山里隧道群,在2013年新山里隧道完工之後,舊的山里隧道群也被取代了。鐵道的改變也是持續進行的,所以要紀錄就要趁當下,可惜我沒有趁台東舊站、馬蘭車站尚在營運時留下影像紀錄,也沒有紀錄到火車行經舊山里隧道群。

 

 

DSC_9039.jpg

山里車站有一座岸式月台和一座島式月台,島式月台仍保持東拓時期原貌,燈箱、燈柱、大理石地面和舊式遮棚都還留著。新的岸式月台提供上下車與待避的功能,所以除非一次有三班車擠在山里站,不然應該是不會用到第二月台。山里車站被稱為「到不了的車站」是源於劉克襄先生的著作,其實要開車到山里車站,只要沿著台九線從台東北上,接東38鄉道就可以抵達,並不難找。劉克襄先生當時將山里車站形容成到不了的車站,一是因為它遠離台九線而少為人知,二是因為此地的鄉野氣息以及孤獨感。

 

 

DSC_9030.jpg

山里車站因為偏遠、寂靜、樸素讓人慕名而來,卻也因為名氣越來越大而改變了命運。花東新車站運動啟動,山里車站也跟著被改建,以配合郵輪式列車停靠。改建之後樸素的外觀沒了,增建了第一月台,再加上花東鐵路電氣化,多出了無數的電線桿,整個車站的味道和以前已經大不相同。如果劉克襄先生是在改建後才到山里車站旅行,不知道他的感觸還會不會這麼強烈?一如九份與金瓜石,他們的幽靜帶來了人潮,人潮帶來了商機,而商機卻讓這些原本的幽靜之處多了紛擾。

 

 

東拓前車站位置.jpg

東拓前後車站位置比較,原圖取自Google地圖。

 

 

DSC_9040.jpg  

山里往南是台東,往北是鹿野。原本山里車站只有照片左側的島式月台,2013年改建時設立了照片右側的岸式月台,原本的島式月台則變成第二月台。造訪當天大約有十多名遊客,不算太多,這樣的小站如果擠滿遊客,大概也沒什麼旅遊品質可言。

 

 

DSC_9041.jpg

DSC_9031.jpg

第二月台還保留原本的大理石地面、棚遮、燈柱和燈箱,在東部車站一片改建浪潮中保留了懷舊的氣息。第二月台長度短,而且沒有天橋或地下道,旅客若在第二月台下車需跨越鐵軌進站房,基於安全考量應該是不太會在第二月台上下車,不過還真的蠻想站上第二月台看看

 

 

DSC_9034.jpg

山里往台東方向有兩條路軌,照片中間下方可見新的山里隧道。

 

 

DSC_9035.jpg

山里往鹿野方向,遠處可見只有一條路軌,進站之後左右個一條側線通往第一、第二月台。

 

 

DSC_9028.jpg

電車停靠在第一月台,第一月台是木質平台和新式的金屬遮棚。

 

 

DSC_9036.jpg  

兩坐月台的比較,第二月台短很多,顯示出早期台東線的列車長度並不長。

 

 

DSC_9045.jpg

山里車站還保留舊式剪票口,只是山里站不賣票,所以這個剪票口只剩一半(收票)的功能。

 

 

 

DSC_9047.jpg

山里站的站房內部,候車座椅都是新的,空間並不大。

 

 

DSC_9048.jpg

原本的售票窗口封起來了,但大理石牆面還保留著。如果這裡有販售硬式車票那有多好啊!

 

 

DSC_9051.jpg

車站的正面照

 

 

DSC_9054.jpg

車站旁的民宿,根據網路資料,此建築似乎是臺鐵留下的舊宿舍轉給民間經營的。

 

 

DSC_9056.jpg

車站前方的東38鄉道,很悠閒寧靜的感覺。

 

 

DSC_9057.jpg

車站附近的小教堂,來到山里站的人都會來走走看看這棟古樸而有特色的建築。

 

 

DSC_9066.jpg

遠眺美麗的都蘭山

 

 

DSC_9067.jpg

從車站外觀景台拍攝柴聯通過山里車站

 

 

DSC_9068.jpg

另一個角度,會被站體設施和電氣化設備擋住視野

 

 

DSC_9070.jpg

蓋上帆布的農地,不知道是在種植什麼。

 

 

DSC_9079.jpg

DSC_9082.jpg

山里的貓狗很多,應該是站務人員在餵養的,很喜歡親近遊客。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