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8778.jpg

紀錄日期:2015年11月14日

站別:三等站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一座島式月台、一座岸式月台

1926年時此地設立「公埔停車場」,這裡以前有平埔族聚落,「公埔」就是平埔族的公有放牧場。富里鄉的族群很多元,除了閩南人、客家人、榮民、阿美族、西拉雅族,還有被認定為「鄉定原住民」的「大滿族」。大滿族歸類為平埔族,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西拉雅族的分支。1937年此地改名富里,以表示此地土壤肥沃之意,站名也跟著改為富里站,沿用至今。

 

富里車站正在整修當中,保留了部份原始站體的結構,但是外觀看起來和東拓時期的車站已經很不一樣,還加了斜屋頂,據說是穀倉的意象,象徵富里地區農產豐富。富里車站原本有兩座島式月台,改建後變成一座岸式月台、一座島式月台。正線在2A,兩月台間有一條側線,另有一條側線在站體南方,只有短短的一截,應該是停放工程車用,還有一條側線是在2B位置。岸式月台正在蓋新的遮棚,除非列車塞不下,不然應該是不會停靠。

 

富里車站離六十石山不遠,每年八、九月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欣賞金針花,雖然東竹、東里離六十石山更近,但是車班太少,還是富里方便一些。街上有造型獨特的富里教堂,車站旁還有一座洗衣亭,是個適合慢遊的地方,但因行程緊迫無法一一前往,只好先紀錄車站。花東地區每個車站都有獨特之處,留待大家慢慢品味。

 

2015年富里站照片:

DSC_8792.jpg

從月台上拍攝施工中站體的背面,富里車站因為整修的關係,月台上燈箱都拆掉了,所以沒有燈箱可以拍。

 

 

DSC_8785.jpg

富里往池上方向,工程車位於短側線上。

 

 

DSC_8787.jpg

富里往東里方向,前方跨越鐵軌的是台9線的公埔大橋,以此地舊地名來命名。

 

 

DSC_8790.jpg

岸式月台與島式月台各一座,但岸式月台的長度短,鐵軌也明顯較少使用。

 

 

DSC_8766.jpg

第二月台的地下道出入口。

 

 

DSC_8768.jpg

地下道也是施工中。

 

 

DSC_8769.jpg

第一月台在施工,上方搭起了鐵皮保護乘客。

 

 

DSC_8767.jpg

第一月台地下道的出入口。

 

 

DSC_8771.jpg

售票窗口旁有一台自動售票機。

 

 

DSC_8772.jpg

一列太魯閣號正通過富里站

 

 

DSC_8774.jpg

富里車站的臨時站,外觀看起來很簡易。 

 

 

DSC_8775.jpg

DSC_8776.jpg

車站前面就叫車站街,看起來房子不多,要再過一條馬路到中山路上才是熱鬧的地方。

 

 

DSC_8780.jpg

車站內的原木椅子,現在被搬到岸式月台上,等施工落成,應該還會繼續使用(吧?)

 

 

DSC_8784.jpg

富里站的地標,要在月台上才看得到。

 

 

第二次紀錄:

DSC_1376.JPG

紀錄日期:2018年7月26日

站別:三等站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一座島式月台、一座岸式月台

富里車站已經整修完畢一段時間了,我也路過好幾次,但是都沒有機會完整的拍攝,到2018年才完成這件事情。整修之後的富里車站是以米倉為意象,顏色也不會太搶眼,與當地地景融合為一,還榮獲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的銀獎。開窗的部分皆有百葉窗覆蓋,可兼顧採光、通風與抗風災。

 

DSC_1381.JPG

改建後的富里車站屋頂變成三角形,富米之倉四個秀麗的字體掛在售票窗口上方,從戶外散射進來的光線相當柔和,整體環境讓人覺得相當舒適。原本的舊木椅並沒有保留下來,變成了以木條包覆的座椅。富里站每天仍然是四百人左右上下車,一個窗口搭配一台自動售票機已經夠用。

 

DSC_0737.jpg

候車廳的座椅有直有橫,光線透過左側毛玻璃後相當柔和,育嬰室外牆也是用同款木條裝飾,上面還提了一首詠嘆富里的新詩。右方則是以直立鐵條搭配小方塊毛玻璃,讓視覺可以穿透到月台區,相當有設計感。

 

DSC_0720.jpg

改建時將樓梯、電梯的通道都放在地底下,省去了將電梯通道架高的空間。牆上掛了一張六十石山的圖畫,讓遊客知道這裡的金針花盛開時的美景。然而從牆角的痕跡來看,似乎有些排水的問題需要更細緻的處理。

 

DSC_0755.jpg

第一月台原本是座島式月台,改建後已和站房相連,成了岸式月台。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鋼製的黑色柱子支撐著新的遮棚,站房還比月台再高一些。第一月台並不常使用,因為富里停靠的自強號大約只有一半,而且都是停很多站的那種列車,所以很少有同時出現三班車的情況。

 

DSC_0714.jpg

完工後的第二月台清爽多了,柱子上方上漆,下方是洗石子工法,座椅則和站房內的相同。

 

DSC_0767.jpg

在富里站的月台上就可以看到如此美景,綠油油的一片讓人心曠神怡。

 

 

2018年富里站照片:

 

DSC_0713.jpg

富里站站房背面與第一月台相連,第一月台比第二月台短。第一月台的鐵軌因為少用而顯出鏽斑,和第二月台的有差異。

 

 

 

DSC_0715.jpg

富里站前後都是單軌,運用上以2A為主,2B是交會待避用。

 

 

DSC_0762.jpg

由南往北拍攝站房背面,凸起的部分是電梯。

 

 

DSC_0716.jpg

第一月台的牆面有一片沖孔版,可以減少使用鋼筋混凝土,也可增加通風與採光。

 

 

DSC_0726.jpg

DSC_0754.jpg

聯絡兩座月台的電梯和地下道都在站房南側。

 

 

DSC_0757.jpg

兩月台遮棚的柱子一新一舊,是不同時期的產物。

 

 

DSC_0758.jpg

第一月台比較短,無法拍到整座第二月台,這裡是第二月台南側。

 

 

DSC_0722.jpg

DSC_0723.jpg

第一月台通往第二月台的樓梯牆面也提了一首詩,讓車站更有文藝氣息。

 

 

DSC_0727.jpg

DSC_0728.jpg

車站的地磚也有巧思,上圖是車站,下圖是金針花。

 

 

DSC_0730.jpg

剪票口旁也有一首詩。

 

 

DSC_0734.jpg

剪票口以及行車資訊器。

 

 

DSC_1391.JPG

站內的庭園種了許多水生植物,卵石造景也很有特色。

 

 

DSC_1392.JPG

車站左前方的雜貨店仍保有古樸味,除了賣雜貨,也有咖啡和文創商品。

 

 

DSC_1393.JPG

富里人在車站南邊發現湧泉,便在此地洗衣服,後來蓋了洗衣亭。

 

 

DSC_0738.jpg

從車站街拍富里車站,後方的山形相當美麗。

 

 

DSC_1362.JPG

從車站街走上來可以看到中山路與車站街的分岔口,這排房子前後都是馬路。

 

 

DSC_0741.jpg

富里瑞舞丹戲院結束營業於1989年,直到2014年才又快閃播映影片,後來陸陸續續有影片播出,值得大家關注。

 

 

DSC_1354.JPG

DSC_1355.JPG

DSC_1357.JPG

DSC_1358.JPG

鄉公所、衛生所、電信局和郵局都在中山路上。

 

 

 

DSC_1361.JPG

DSC_1363.JPG

DSC_1366.JPG

DSC_1373.JPG

富里教會員是木造教堂,1951年玉里大地震震毀,便蓋了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相當有特色。

 

 

DSC_1374.JPG

富里國中就位於教會旁邊。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