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日期:2017年10月22日
站別:招呼站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二座岸式月台
新富站位於富岡站的下一站,當地並沒有新富這個地名,所以新富指的應該是富岡新站的意思。2014年富岡基地正式取代了台北機廠,成為北台灣的車輛維修中心,為了方便台鐵員工到富岡基地上下班,於是在此處設立了一個僅供員工上下車的月台。2016年開始有聽說新富站要開放給一班民眾使用,到了2017年9月6日新富站正式啟用。
新富站距離北湖1.5公里,距離富岡1.7公里,是台鐵捷運化之下的產物。問題是新富車站附近只有一個小聚落和一間工廠,除了台鐵員工以外一天會有幾個人搭車?設站的效益還要持續觀察。新富車站兩座岸式月台,第二月台很窄,台鐵加裝不鏽鋼護欄以維護旅客安全。第二月台上有通往富岡基地的出口,但是只有台鐵員工可以通行,一般旅客則要走下地下道通往第一月台,再從第一月台通往新明街的出口進出站。第二月台設有巡邏點,保全人員會在這裡刷卡巡邏,以免可疑人士出入。當天我在這裡下車,過了一下保全就上來了,應該不會把我當作可疑人士吧!
新富站的遮棚是7字形,棚頂為藍色,大面壓克力玻璃可以遮擋風雨,造型和其他車站都不相同。站內只有岸式月台,沒有橫渡線,所以新富站只會停區間車。第一月台的寬度比第二月台寬,電子票證機設在第一月台南端,進出站都要在此處刷卡。第二月台沒有電子票證機,因為台鐵員工搭車免費,一般人也不會從第二月台進出。
第二月台是欣賞富岡基地的好地方,維修大樓、辦公室、宿舍等等都可以在月台上看得很清楚,哪些列車被拉到這裡停放也一目了然。當天最特別的車輛是斑馬,被拉到這裡來應該是等待維修,希望斑馬老當益壯。
從第一月台出站以後沒看到幾戶住家,車站正對面有一間工廠,看了一下地圖,附近比較大的聚落不是在北湖就是在富岡,台鐵在這裡設站應該是加減賺的想法吧!順著車站正前方產業道路走一小段,農田、平房坐落其間,另有兩區的透天厝,新富站的未來就要靠他們來維持了。車站附近沒有什麼特別的景點,我隨便繞繞就回車站了,後來才發現我忘記走去富岡基地看看,只好下次補拍。在台鐵捷運化政策之下,新富這種小站只會越來越多,目前所知台中高架路段會多出五站,桃園立體化也會多出五站,區間車走走停停變成一個趨勢。莒光號和復興號的汰換是必然的趨勢,那之後會由哪種列車來取代他們,讓中程旅客可以不用受區間車羈絆?
新富站南下是北湖站,北上是富岡站,前後站距都很短,起步沒多久就要停車。
新富站往富岡站方向,雙軌。
新富站往北湖站方向,雙軌。
右側第二月台,左側第一月台。
新富站遮棚和燈具的造型都很特別。
第二月台寬度很窄,加裝護欄以保護乘客。
由南往北拍攝新富站站場。
第二月台上的台鐵員工出入口,通往富岡基地。
基地中的車輛維修中心。
這一棟應該是辦公室大樓。
這裡還有一區維修中心。
靠近車站這一棟應該是宿舍。
第二月台通往第一月台的地下道。
地下道的玻璃門封閉,台鐵員工才可以進出。
通往第一月台的走道和階梯。
右方第一月台,左方第二月台。
第一月台的行車資訊器。
電子票證機位於第一月台南端,進出站要在此刷卡。
新富站最長只能停8車區間車。
第一月台出口。
出口的地面有舊道路的遺跡,對面是工廠,車站沒有站房。
以前沒設站時,這條馬路或許可以通往富岡基地。
星期日,工廠沒有人上班 。
新明街街景,工廠內還有一間寺廟。
車站正對面的產業道路。
產業道路旁有池塘,這樣看富岡基地有一種對比的感覺。
另一側是農田,後方有兩區的透天厝。
PP通過新富車站。
莒光號通過新富車站。
R69拉著穀列通過新富車站。
區間車準備停靠新富車站。
富岡基地內的車頭,拍攝於列車上。
等待維修的斑馬,拍攝於列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