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8395.jpg

紀錄日期:2018年1月31日

台灣有很多地方出現和樟腦有關的地名,例如桃園龜山樟腦寮、新北淡水樟腦寮坪、新竹新埔樟腦寮坑等,顯示出台灣早期有許多地方提煉樟腦。台灣的樟腦業始於明鄭時期,而在日本時代樟腦的產量達到世界第一,二次大戰後則走向沒落。嘉義竹崎這裡也有樟腦寮這個地方,1920年日本人在此處設立「樟腦寮驛」,國民政府時期改稱樟腦寮站。

 

DSC_8391.jpg

樟腦寮站位於嘉120鄉道北側,行政區屬於竹崎鄉緞繻村,是我2018年開始探訪阿里山林鐵時第一個紀錄的車站。開車過竹崎後轉進嘉120鄉道,過了真武廟以後取左方道路一路上坡就可以抵達。樟腦曾經是台灣重要的產業,這裡名為樟腦寮,表示以前曾有提煉樟腦。然而我下車一看,昔日的樟腦寮竟然成了檳榔寮!整座山頭都種滿了檳榔,幾乎看不到樟樹的蹤跡,這也反映出了產業的轉變。樟腦寮車站里程是23.3km,海拔543公尺,較木履寮爬升了219公尺,兩站里程相距4.4公里,換算坡度為49 .77 ,也是相當陡峭的一段坡。

 

DSC_8396.jpg

樟腦寮車站是一層樓水泥建築,外面貼上了木條。車站緊鄰在民宅旁邊,如果不是寫著樟腦寮車站,難保不會被誤認為民宅。平日車站大門深鎖,但星期日和連續假期時有派員售票,因為這一站有許多爬獨立山的登山客上下車,只靠列車長補票非常辛苦,有站務員賣票可以讓列車長輕鬆一些,也可以防止逃票。車站周圍有一些攤販賣蔬菜和水果,看起來像是住在附近的農民。因為車站沒有開,所以我拍不到站房內的景象,更離譜的是我也沒拍到樟腦寮站的水鶴,這真是大失策。站房位於民宅右邊,而水鶴就位於民宅左邊,下次去樟腦寮一定要仔細拍攝。

 

DSC_8417.jpg

折返式車站.jpg

樟腦寮車站最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個折返式車站,折返式車站有很多種分類,台灣有其中三種。第一種是正線經過站場的折返式車站,例如宜蘭線的牡丹站、內灣線的合興站、東拓前的賓朗、嘉豐、溪口以及和阿里山林鐵的屏遮那站;第二種是正線橫過站場的折返式車站,像是阿里山林鐵的樟腦寮站。以上兩種折返式車站的成因是早期列車性能沒有那麼好,在斜坡上不好加速及煞車,但是這些車站的軌道位於坡地,為了要讓列車能安全地進出車站才會這樣設計。第三種是正線進入站場的折返式車站,像是阿里山林鐵的第一分道、第二分道、第三分道(神木站)和第四分道(阿里山站)。這種設計是為了克服地形障礙讓列車反向前進,車站就蓋在正線折返處。樟腦寮站是正線橫過站場的折返式車站,也是台灣僅存的一個這種形式的折返式車站,上圖分別是三種折返式車站的軌道的示意圖。

 

樟腦寮車站二.png

利用此圖來說明樟腦寮站的列車如何折返。列車交會時,下山列車會先停在正線轉轍器前方A,這時轉轍器是通過正線的方向,列車長下車切換轉轍器讓列車進站到D,列車一進站,列車長就把轉轍器切換回正線。此時上山列車停靠在正線轉轍器前B讓乘客上下車,完畢之後上山列車就開走,這時列車長再把轉轍器切到進站位置,讓列車可以倒車回到正線A,最後列車長把轉轍器切回正線,上車後司機把列車開下山。折返式運作比較花時間,但是可以讓列車在水平線上待避其他列車,提高行車安全。上山列車讓旅客在B點上下車,由此可見現在列車的性能比早期蒸機好,林務局對列車停B點再開是有信心的。站房對側的水平線C點目前應該很少用,除非有三列車同時通過,但是不太可能。早期比較安全的跑法應該是上山B-C-D-A,下山A-D-C-B,轉轍器的切換會更複雜。東拓之後嘉豐、賓朗消失,溪口換位置,合興結束貨運後也將進站轉轍器拆除,牡丹更是連水平線月台、鐵軌都拆光光,於是台灣就僅存樟腦寮這個珍貴的折返式車站在運作了。雖然林鐵的幾個分道也是折返式車站之一,但是運作方式不同。

 

DSC_8420.jpg

目前阿里山林鐵尚未全線通車,假日也只有上下山各三班車,幾乎沒有交會待避的需求,所以樟腦寮站的旅客都在正線上下車,列車不會進站,短時間內要看到列車折返的景象是不容易的。等林鐵全線通車、班次增加後,我一定會來這裡看看折返式車站的經典畫面。

 

 

2018年樟腦寮站照片:

DSC_8379.jpg

靠近樟腦寮車站的平交道,是36號嗎?

 

 

DSC_8380.jpg

樟腦寮往木履寮、竹崎方向,開車來的可以把車停在這裡。

 

 

DSC_8381.jpg

列車過了36號平交道後即將進入樟腦寮站場,這一條是正線,往左上斜坡走會看到進站水平線。

 

 

DSC_8383.jpg

樟腦寮東北側是獨立山,仔細看還可以看到左上方有讓列車盤旋上山的路軌。

 

 

DSC_8384.jpg

左側鐵軌是進站水平線,右下方是正線,高度落差很大,兩股會在前方交會。

 

 

DSC_8386.jpg

斜坡上回頭望會看見進站水平線的終端止衝擋,照片左下方鐵軌是正線。

 

 

DSC_8387.jpg

進站水平線往站房方向,路軌開始分岔。

 

 

DSC_8389.jpg

從斜坡上拍攝進站水平線分岔的路軌。

 

 

DSC_8392.jpg

進站水平線路軌共分岔成三條,右側貼木頭的建築是車庫,

 

 

DSC_8393.jpg

從車庫旁拍攝路軌,如果列車進站待避,就會在這裡上下車。水鶴在右上角,就這樣被我無視!

 

 

DSC_8394.jpg

進站水平線往正線方向。

 

 

DSC_8395.jpg

樟腦寮車站站房,當天沒有開,只有周日和連續假日有賣票。

 

 

DSC_8399.jpg

樟腦寮往上是獨立山,往下到竹崎,中間會經過木履寮。

 

 

DSC_8421.jpg

金光閃閃的站名牌。

 

 

DSC_8422.jpg

票價表和時刻表,目前沒有交會待避的需求,除非有郵輪式列車。

 

 

DSC_8423.jpg

樟腦寮站的地址,樟腦寮三個字是由右往左書寫的。

 

 

DSC_8397.jpg

遊客踩的地方是正線和水平線的分歧。

 

 

DSC_8401.jpg

進站水平線分成三股,最左側進車庫,站房蓋在右側。

 

 

DSC_8402.jpg

左側正線,右側進站水平線,兩線有高低落差,這也是為何要設計成折返式車站的原因。

 

 

DSC_8403.jpg

目前沒有交會待避需求,所以都在正線上下車,這也表示現在的列車性能比以前好,不在水平線停車也可以煞得住。

 

 

DSC_8404.jpg

樟腦寮海拔543公尺,比木履寮高219公尺。

 

 

DSC_8405.jpg

正線往木履寮方向。

 

 

DSC_8406.jpg

正線往獨立山方向,可以清楚看出一路上坡。

 

 

DSC_8407.jpg

此處的里程石碑。

 

 

DSC_8408.jpg

上山方向,直的是正線,左側是進站水平線,右上方是站房對側水平線。

 

 

DSC_8409.jpg

下山方向,左側是正線,右側是進站水平線。

 

 

DSC_8411.jpg

上山正線與站房對側水平線的高低落差。

 

 

DSC_8412.jpg

站房對側水平線的終端,和上山正線相差兩公尺左右。

 

 

DSC_8415.jpg

彎彎的水平線和筆直的正線,這也是樟腦寮的特色。

 

 

DSC_8419.jpg

下山轉轍器開左邊,所以列車不會進站。

 

 

DSC_8424.jpg

樟腦寮站是獨立山國家步道的起點,沿著上山正線走過這條鐵橋,隧道右前方就可以看到山徑。來樟腦寮必定要造訪獨立山,看看以前的日本工程師如何讓火車盤旋上山,也可以欣賞附近的山林美景,一舉數得。

 

 

以下為第二次紀錄:

DSC_1175.jpg

紀錄日期:2019年8月7日

從網站上得知暑假期間阿里山林鐵有主題列車(郵輪式列車),而且有停靠樟腦寮,讓我很心動。原本想搭主題列車到樟腦寮下車,訂票時發現票已售完,當下有點失望。不過心念一轉,若是開車上山還可以記錄到完整的列車待避過程,於是我便驅車前往樟腦寮。第一個拍攝重點就是一年半前被我無視的水鶴,這次終於清楚拍到了,也順便把車庫入口拍清楚一點。車站周遭沒有什麼改變,賣菜的長輩們也都是熟悉的臉孔,祝福他們可以繼續健康的賣菜。

 

樟腦寮車站二.png

而最重要的是要記錄待避過程,第一班抵達的列車是主題列車,他沿著正線上山,在列車尚未通過轉轍器前就有列車長先下車確認轉轍器的位置,確認過後讓列車通過轉轍器,接著把轉轍器切換到進站位置,讓列車緩緩倒車進入樟腦寮站房前的水平側線,簡單的說就是以B-A-D這樣的順序進站。郵輪式列車進站後,列車長再把轉轍器接回正線,因為下一班正班車半小時後會抵達。在這段等待的期間,主題列車所安排的解說人員會進行折返式車站的解說,也介紹附近的環境,讓遊客可以更認識阿里山林鐵。半小時後正班車(1次)停靠樟腦寮,但他不會進站,一樣停靠在正線上(B點),等旅客上下車之後就往山上開,而郵輪式列車的旅客可以在樟腦寮欣賞列車盤旋上山。正班車通過之後,主題列車的列車長把轉轍器切換至進站方向,讓主題列車緩緩駛出至正線,當後方車頭通過轉轍器時列車會暫停,等列車長再把轉轍器切回正線並上鎖,然後爬上車,最後主題列車開走,完成整個待避的過程,所以待避車輛出站是以D-A這樣的路線行駛。第一次看見林鐵列車待避,心裡相當開心,也很感謝林鐵每個環節上工作人員的認真與努力,辛苦了!

 

 

2019年樟腦寮車站照片:

DSC_1093.jpg

經過一年半,我終於拍到完整的樟腦寮站水鶴。

 

 

DSC_1097.jpg

水鶴與車庫的合照。

 

 

DSC_1108.jpg

主題列車進站前會先停在轉轍器前方,讓列車長下車確認轉轍器位置是否正確。

 

 

DSC_1113.jpg

確認過後列車往前行駛一小段。

 

 

DSC_1114.jpg

後方車頭通過轉轍器後,列車長將轉轍器切換至進站位置。

 

 

DSC_1119.jpg

插播一下主題列車上的彩繪車廂。

 

 

DSC_1120.jpg

切換後,主題列車便緩緩駛進樟腦寮站。

 

 

DSC_1124.jpg

DSC_1132.jpg

進站列車使用站內中間的軌道。

 

 

DSC_1137.jpg

主題列車旅客下車聽解說、買土產。

 

 

DSC_1143.jpg

水鶴和列車合照一張。

 

 

DSC_1152.jpg

今天的機車頭是DL-49

 

 

DSC_1158.jpg

確認列車進站沒問題後,列車長再把轉轍器切回正線。

 

 

DSC_1160.jpg

1次列車露臉了,主題列車的列車長在一旁等著。

 

 

DSC_1175.jpg

雙方還傳遞了什麼文件,我就不清楚了,只顧著拍兩列列車同框。

 

 

DSC_1186.jpg

1次列車讓旅客上下車之後,就往奮起湖方向開去。

 

 

DSC_1191.jpg

DSC_1192.jpg

1次列車通過轉轍器時,主題列車的列車長也將鎖打開。

 

 

DSC_1199.jpg

DSC_1202.jpg

1次列車完全通過之後,主題列車的列車長再將轉轍器切至進站位置。

 

 

DSC_1212.jpg

1次列車通過獨立山第三迴旋觀景台,這時我才發現樟腦寮站這裡看不到列車通過第一迴旋觀景台,因為列車太靠山壁了。

 

 

DSC_1219.jpg

主題列車等了二十分鐘左右準備出站。

 

 

DSC_1224.jpg

DSC_1232.jpg

主題列車緩緩通過轉轍器。

 

 

DSC_1241.jpg

車頭通過轉轍器後,列車長將轉轍器切換至正線,讓其他上下山列車可以正常通過。

 

 

DSC_1248.jpg

切完之後,列車長就爬上車,列車開行。

 

 

DSC_1255.jpg

辛苦的列車長還要在門邊站一段路,確保行車沒有問題。

 

 

DSC_1269.JPG

原本以為這天不會再有車上山了,結果爬到獨立山第一迴旋觀景台附近時竟然聽到火車鳴笛聲。探頭一看,一列列車在樟腦寮鐵橋和站場間進進退退,不知道是在測試列車,還是在訓練新的司機員,成為今天拍攝的驚喜!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