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日期:2018年1月31日
拍完樟腦寮之後,我就順著鐵軌往獨立山步道前進。獨立山站也屬於緞繻村,上獨立山的步道有兩條,一條是獨立山古道,另一條是紅南坑古道,這兩條都是以前紅南坑的居民要往返樟腦寮所行經的路線,差別在於獨立山古道比較陡,而紅南坑古道比較平緩,而且兩條會接在一起變成環形路線。這兩條古道經過整理以後升級為國家步道,更特別的是可以觀賞阿里山林鐵列車在獨立山上攀升迴旋三次。日本人為阿里山林鐵選線時在獨立山這裡遇到瓶頸,後來使用世界五大登山鐵路基本工法中的迴圈型路線與螺旋形路線(Loop line and spiral route)在獨立山繞了3圈,再以8字形路線離開獨立山,搭乘列車盤旋上山時有3次可以看見山下的樟腦寮聚落,而且一次比一次高,景象非常特別。
上圖是從樟腦寮到獨立山的路線圖,自己畫得沒有很準確,大家加減看。這段鐵路從樟腦寮車站起到離開獨立山為止共有11個隧道,最短的是7號隧道58公尺,最長的則是3號隧道671公尺。許多隧道並不在步道或公路邊,要一一探訪有其困難,部分山友在林鐵停駛期間(2008-2014)有獨立山全線步行踏查的經驗,這算是林鐵黑暗時期中的一點光明,但是現在已有列車行駛,還是別輕易嘗試,萬一在隧道內遇到列車非常危險。獨立山站的海拔743公尺,較樟腦寮爬升200公尺,兩站距離4.1公里,換算坡度為48.78 ‰ ,維持從木履寮上來的一貫坡度。以下就以逐張照片來說明獨立山鐵道沿線景觀。
離開樟腦寮往獨立山行走,會先經過樟腦寮鐵橋,這裡以前曾發生崩塌,所以鐵橋也是重修過的。
過了鐵橋會到二號隧道西口,右邊的上坡小徑就是獨立山步道。本篇的東口是指往阿里山(上山)方向,西口是指往嘉義(下山)方向,因為路線繞來繞去很難說明。
一小段上坡之後抵達樟腦寮吊橋(獨立山步道2號橋),吊橋左側是2號隧道和3號隧道之間的鐵軌。
2號隧道東口,
3號隧道西口。
過了樟腦寮吊橋以後是體力考驗的開始,這段坡有點長。
爬個10分鐘便抵達步道與第一迴旋交叉口,軌道往右是上山方向,照片左邊是繼續上坡的步道
這張是下山方向,不遠處有觀景平台。
第一迴旋處的步道路線圖,標示出目前所在位置。
在第一迴旋處往下山方向走一小段路,這裡有個觀景平台,可以眺望底下的樟腦寮聚落。
第一迴旋觀景平台拍攝的樟腦寮聚落,當天霧氣有點重,不然這裡的景觀應該很不錯。
在這裡巧遇道班人員搭乘的簡易軌道車,謝謝你們的辛勞!也藉此讓大家知道,除了正班列車還是有像這樣的車輛行進,所以在鐵軌附近活動也要提高警覺,盡量靠邊。
參觀完第一迴旋,準備往第二迴旋前進。
往第二迴旋的路上有觀景台和工寮,但是樹長太高,遮蔽了觀景台的景觀。
步道與第二迴旋交叉口位於8號和9號隧道之間,這張的軌道是上山方向,跨過鐵軌可以繼續爬步道往獨立山。
第二迴旋下山方向,這裡就沒有觀景台了,而且植被較高,景觀會被遮住。
左側的視線受到植被阻擋,景觀不若第一迴旋清楚。右側擋土牆被刻滿文字,再次顯示出國民素質有待加強。
第二迴旋往山頂方向竟然有民宅,而且有人居住,相信住戶的腿力一定相當好。
涼亭這裡就是獨立山的山頂了。
獨立山的基石,我不會刻意爬百岳,但是有基石就拍一下吧!
獨立山標高840公尺,如果能住在這裡每天呼吸新鮮空氣、每天登山,活到99歲可能不是夢想。
翻過獨立山頂準備下山,這裡已經是山的另一面了,但是沒有看到第三迴旋在哪裡。
樟腦寮雲霧繚繞,翻過獨立山之後就有大片陽光了,但遠方還是滿山遍野的檳榔。
下坡不遠就有往獨立山車站的岔路指標,也可以繼續往獨立山步道下坡,先取左線往獨立山車站。
下坡就可以看到獨立山車站的站場了。
獨立山車站的站場位於9號隧道和10號隧道之間,是獨立山路線頂端的8字迴旋起點。軌道有有兩股可讓列車交會待避,沒有月台,只有上下車的階梯。和樟腦寮站一樣,獨立山站只有星期日和連續假日才有派員賣票,以分擔列車長的補票業務,並可防止逃票。這一站上下車的通常是登山客,附近幾乎沒有民宅,也沒有展望,平日來這裡還蠻有秘境車站的感覺,但是假日就不像了。
獨立山車站往梨園寮方向,這是10號隧道西口,紅磚隧道口相當美觀。
10號隧道西口左側是從獨立山頂下來的步道。
阿里山林鐵列車有乘載管制,每台車廂的站位有限,每個站可以賣的站票張數也不同,不像台鐵區間車可以站好站滿,所以要依從站務人員指示上車,萬一沒有位子就只好走下山。候車廳座椅旁有個小小的方孔,那是售票窗口。
獨立山站也有金光閃閃的站名牌。
獨立山往樟腦寮方向,9號隧道東口。
車站海拔743公尺,也是一座鋼筋水泥車站,只是貼上了木條而已,站房右側有廁所可以使用。
獨立山站下山是樟腦寮,上山是梨園寮。
現在的獨立山站是登山客的熱門站,但是在日本時代並不流行爬獨立山古道,在此設站的原因是為了讓列車加水。獨立山站的水鶴設立在站房右前方山壁,所以獨立山站的正線是在靠山壁那一股,從階梯擺設的位置也可以看出旅客是從正線上下車。
車站附近有一棟建築緊貼著山壁,不知是民宅還是宿舍。
9號隧道東口,下坡斜率千分之五十。
九號隧道旁的階梯旁種滿櫻花,來對時間應該很漂亮。這條階梯我沒有走完,不知道可以通往何處,後來發現可以通往奉天岩。
往上山方向拍攝獨立山車站站場,軌道一分為二,右邊正線,左邊側線。
水鶴、階梯和站房合照一張,右邊牆上還有小朋友彩繪的壁畫。
從另一角度拍攝獨立山車站。
拍完車站以後,我回到這個岔路口,再往後方步道下山。
從步道下山又會遇到鐵軌,這裡是獨立山路軌最高的一段,已經繞完山上的8字迴旋準備離開獨立山了。上圖是往梨園寮、阿里山方向,右邊兩層欄杆中的步道通往紅南坑古道;下圖是往樟腦寮、嘉義方向。
往樟腦寮方向走一小段就可以看見12號隧道東口,但是我還是沒有看到第三迴旋的觀景台。
這裡的里程是28公里。
往紅南坑方向走,沿途會有一個上下坡,軌道還是在左側。
順著步道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些攤販在賣蔬果,這裡就是獨立山古道、紅南坑古道和奉天岩的三岔路。
如果要往奉天岩可以走右邊上階梯,很多山友喜歡奉天岩,因為有良心商店(自己投錢),還提供鍋具瓦斯給山友煮食,真是佛心。我當天沒有上去,而是取左線走紅南坑古道下樟腦寮。
紅南坑古道平緩好走,有一小段路軌在古道左側。
紅南坑古道最後會接到獨立山吊橋(樟腦寮1號橋),這裡離樟腦寮就不遠了。
吊橋兩側是石砌的端面,很有特色。
吊橋旁邊有攔沙壩。
這裡有一大片斜坡,水量大時直瀉而下應該很壯觀。
終於走回樟腦寮,準備開往梨園寮。這次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找到第三迴旋觀景台,下次到獨立山玩不知是多久以後了。有人知道第三迴旋觀景台在哪嗎?資料顯示是在10號和11號隧道之間,但是有沒有步道可以走?因為我不想冒險穿越隧道。
第二次紀錄日期:2019年8月7日
上次沒有找到第三迴旋觀景台,一年半之後我又捲土重來,這真的讓我找到了。車站附近沒有什麼變化,我將第三觀景台的路線分享給大家參考。
過了第二迴旋之後再往上爬會抵達前往獨立山三角點和奉天岩的岔路,取左線往奉天岩。
這個方向就是往奉天岩。
右側是鐵路路基,道路不寬,小心行走。
走一小段路就會看到右側圍籬,這裡就是第三迴旋觀景台,如果直行上階梯可以通往奉天岩和獨立山車站。
圍籬旁就是十號隧道東口。
往11號隧道方向可以看到觀景台。
終於找到第三迴旋觀景台了,大約半小時前郵輪式列車有停靠,很多地方都被遊客踩乾了。
往前一點可以看到11號隧道西口。
這天天氣也不好,但至少能看到樟腦寮聚落,比第一迴旋觀景台處的視野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