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2233.jpg

塔山線是阿里山林鐵中的一條林場內幹線,完工於1915年,自沼平站岔出通往塔山、眠月石猴、松山到烏松坑。這段鐵路有許多支線,包含塔山裏線、塔山南線、大瀧溪線、大瀧溪上下線、大學林線、鹿崛山線等,另外還以索道連結眠月下線。塔山線有另外一個美麗的名稱叫眠月線,1905年琴山河合博士到石鼓盤溪考察林木,晚上的月色與參天林木相互輝映,眠於月下,淙淙流水聲與美麗的景象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1919年他又回到此地,發現林木已被砍伐殆盡,美景不再,感傷之餘寫下這首詩: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為了紀念當年眠於月下的情懷,他將此地取名為眠月,經由後人流傳下來,眠月成為此地的地名,眠月線也成為塔山線的另一個名稱。

 

DSC_6454.jpg

塔山線修築於1915年,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1979年伐木結束,林務局將路線重新整修後於1983年舉辦眠月線通車典禮,並以蒸汽火車來營運,吸引許多人前來朝聖。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眠月線的轉捩點,當時整條路線滿目瘡痍,終點的石猴猴頭也斷裂掉落。震災後林務局花了大筆經費將眠月線修復,並在前端興建了兩座新的明隧道,於2008年完工,當時正值阿里山林鐵最黑暗的BOT時期。原本宏都公司打算讓列車通行至塔山站,塔山至石猴的軌道通通拆除作為步道,然而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的88風災再度重創阿里山林鐵,眠月線新的明隧道也被砸毀,通車無望。2010年林務局終止與宏都公司的BOT合約,雙方至今仍在纏訟。88風災讓南台灣滿目瘡痍,也給了阿里山林鐵重重的一擊,但是對眠月線來說到底是福是禍?如果沒有88風災,林務局與宏都公司的合約可能會繼續走下去,眠月線塔山至石猴的鐵路可能會被拆毀,民眾就再也看不到眠月線後半段鐵道與山林交織的美景。921地震至今,眠月線已有二十年無列車行駛,不知何時才能恢復當年的榮景。

 

DSC_6744.jpg

在規劃阿里山林鐵的行程時發現眠月線的美,讓我一心想要探索這條鐵路,親眼目睹尚存的鐵路橋、隧道以及石猴車站。看過許多人的經驗分享後,了解走眠月線並不困難,只是通過崩塌地時要謹慎,走鐵路橋時也要注意腳步。此外,眠月線是黑山,行走時務必要注意安全:第一要早去早回,下午容易起霧、下雷陣雨;第二要低調一些,不要做危險舉動還打卡;第三在通過鐵路橋時要踩枕木與木板的交叉處,以防木板斷裂;第四下雨時枕木濕滑,不建議行走。我也曾猶豫過要不要探訪眠月線,畢竟有一點風險在,但是又想到眠月線復駛遙遙無期,枕木狀況越來越差,如果再來一個天災會使探訪之路會更加困難,不如趁現在還可以走時趕快紀錄。眠月線真的很美,無論是山友或是鐵道愛好者都會愛上這裡,但如果持續發生事故,以後大家就沒有機會走了,請大家愛護山林美景,也注意自身的安全,並避開列車運行時段。(自109年起,進入眠月線需事先申請,以免受罰,申請網址為:https://pa.forest.gov.tw/)

 

DSC_6552.jpg

眠月線自阿里山站算起全長9.26公里,現存終點石猴站海拔2318公尺,平均坡度為11.01‰,走起來很平緩 。全線原本有12座隧道,921地震後新建2座明隧道,目前有14座隧道。眠月線的隧道有三種工法,一種是以工具直接挖掘岩壁產生的「素掘隧道」,看起來非常古樸;第二種是「五邊形木構隧道」,利用支撐架撐住隧道,有點像礦坑隧道;第三種是用水泥建造的管狀隧道。同一隧道內有時會有兩種工法,相當特別。橋梁原有24座,目前4-10號橋都變成路基的一部分,11號橋以後仍保持原貌,也是眠月線最精采的部分,以下將逐一介紹。

 

 

2019年眠月線照片:

DSC_6338.jpg

沼平車站往眠月石猴方向。看完日出後,我在沼平站下車,準備前往眠月線。

 

 

DSC_6393.jpg

過沼平車站旁的平交道後順著道路往前行。

 

 

DSC_6394.jpg

跨越鐵路的塔山步道。

 

 

DSC_6398.jpg

前面一小段鐵路和步道是並行的。

 

 

DSC_6401.jpg

舊的塔山線里程碑是用分數來表示的。

 

 

DSC_6406.jpg

鐵路分岔處是新的十字分道,右線是祝山線,上方有木棧道跨越;左線是眠月線,旁邊有一間小屋子。

 

 

DSC_6410.jpg

這些警告標示旁邊有個木造大平台,這裡是舊的十字分道,眠月線和塔山裏線、塔山南線的分歧。木造平台過去一點還有塔山裏線遺跡,這些是我回來查資料才知道的,下次去阿里山時再進行探訪。

 

 

DSC_6415.jpg

列車久未行駛,軌道已經長草,甚至有些還被土石蓋過去了。

 

 

DSC_6421.jpg

走出森林區就可以看到明隧道,這一帶比較開闊,沒有樹木遮蔭,應該是震災和風災造成的。

 

 

DSC_6423.jpg

眠月線第一明隧道南口是石砌造型,旁邊就是懸崖,景色非常壯麗。以下皆以南口表示靠近阿里山這一側,北口表示靠近石猴那一側。

 

 

DSC_6425.jpg

從這裡可以遠眺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

 

 

DSC_6431.jpg

第一明隧道被砸毀之處做了一個大鐵門,如果路況很差可能會封閉。

 

 

DSC_6434.jpg

看到這樣的景象,只能對大自然表達敬畏之意。

 

 

DSC_6435.jpg

要通過崩塌地必須先下切再往上,之前的山友已經打上馬蹄鐵,讓大家更容易通過。不過這裡是落石區,通過時要謹慎,不要逗留。

 

 

DSC_6443.jpg

先踩馬蹄鐵從上方下切,以前沒有馬蹄鐵就只能拉繩,比較危險一點。

 

 

DSC_6444.jpg

下切到底下平台後,再從另一側馬蹄鐵往上爬。

 

 

DSC_6447.jpg

回頭看一下,這裡如果失足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DSC_6449.jpg

暴露的鋼筋有如女巫的頭髮。

 

 

DSC_6452.jpg

爬到第一明隧道另一側繼續往前走。

 

 

DSC_6454.jpg

回頭拍一張崩塌地,路線整理得不錯,感謝前人的辛勞。基本上能通過這個崩塌地,走完眠月線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DSC_6457.jpg

第一明隧道北口。

 

 

DSC_6458.jpg

眠月線7號橋變成路基的一部分,護欄和牌子還在,其他4-6還有9、10號橋都看不到牌子。

 

 

DSC_6460.jpg

眠月線第二明隧道南口。

 

 

DSC_6462.jpg

第二明隧道狀況良好

 

 

DSC_6463.jpg

當天天氣超好,山稜線也很美麗。

 

 

DSC_6465.jpg

從眠月線上往森林遊樂區望去,由右至左可以看到阿里山轉運站、阿里山車站、員工宿舍區、阿里山賓館以及沼平車站。

 

 

DSC_6466.jpg

眠月線1號隧道南口,外部是石砌造型。

 

 

DSC_6469.jpg

內部是素掘隧道,全長99公尺。

 

 

DSC_6471.jpg

DSC_6472.jpg

1號隧道北口也是石砌造型。

 

 

DSC_6473.jpg

眠月線2號隧道南口是素掘隧道口。

 

 

DSC_6475.jpg

2號隧道內部是五邊形木構隧道,全長414公尺,為眠月線中最長的一座隧道。

 

 

DSC_6477.jpg

DSC_6478.jpg

2號隧道內部頂端有崩塌,但還是可以通過,注意安全,不要逗留。

 

 

DSC_6480.jpg

接近北口處也有五邊形木構,現在木構都換成水泥柱了。

 

 

DSC_6481.jpg

出2號隧道北口,塔山站便映入眼簾。

 

 

DSC_6485.jpg

眠月線2號隧道北口是石砌造型隧道口。

 

 

DSC_6487.jpg

塔山車站的月台建造於BOT時期,並非最早期的塔山站遺構。

 

 

DSC_6490.jpg

鐵路一出2號隧道北口便有分岔,其中一軌被覆蓋在月台底下。

 

 

DSC_6491.jpg

月台左側沒有圍欄之處可通往大瀧溪線遺跡,不過當時草很長,我不敢貿然進入。鐵軌右側有小徑可續行眠月線。

 

 

DSC_6496.jpg

塔山站終端止衝擋也被草蓋過去了。

 

 

DSC_6497.jpg

走繞過芒草的小徑,鐵道就在前方。

 

 

DSC_6498.jpg

塔山站北端軌道匯集處。

 

 

DSC_6501.jpg

塔山站北端轉轍器。

 

 

DSC_6504.jpg

眠月線三號隧道南口。

 

 

DSC_6505.jpg

3號隧道是管狀隧道,長54公尺,和4號隧道距離很近。

 

 

DSC_6507.jpg

4號隧道南口,此隧道是素掘隧道和五邊形木構隧道的合體。

 

 

DSC_6508.jpg

4號隧道北口,後面是3號隧道北口,4號隧道只有12公尺長。

 

 

DSC_6509.jpg

沿路上看到許多蓄水池,這些應該是防火用的,不適合拿來煮食。

 

 

DSC_6512.jpg

DSC_6514.jpg

4號隧道接11號橋梁南端,從這裡開始就是橋梁加隧道的景色,行走時要踩在枕木和木板的交界處才安全。

 

 

DSC_6515.jpg

11號橋北端。

 

 

DSC_6516.jpg

DSC_6518.jpg

過了11號橋後接著是12號橋。

 

 

DSC_6519.jpg

12號橋北端。

 

 

DSC_6520.jpg

然後續接13號橋南端。

 

 

DSC_6521.jpg

13號橋南端有垂直軌道,應該和早期運送木材有關。

 

 

DSC_6524.jpg

13號橋北端的木板比較殘缺,行走時要注意安全。

 

 

DSC_6525.jpg

過了13號橋就是5號隧道南口,為素掘隧道口,隧道全長48公尺。

 

 

DSC_6528.jpg

5號隧道北口有石砌造型。

 

 

DSC_6530.jpg

沿著鐵路往前走,右邊一大片山壁都是一葉蘭保留區。

 

 

DSC_6531.jpg

我造訪的時間是一月,一葉蘭尚未開花,只拍到葉子,格狀繩索應該是研究人員為了計算數量留下來的。

 

 

DSC_6532.jpg

眠月線6號隧道南口是石砌造型隧道口。

 

 

DSC_6533.jpg

眠月線6號隧道北口也是石砌造型隧道口,隧道全長58公尺。

 

 

DSC_6534.jpg

6號隧道續接14號橋,這座橋的舊枕木旁邊加了新枕木。

 

 

DSC_6536.jpg

過了14號橋是7號隧道南口,是素掘隧道口。

 

 

DSC_6537.jpg

14號橋北端。

 

 

DSC_6538.jpg

7號隧道北口景色。

 

 

DSC_6539.jpg

眠月線7號隧道北口是五邊形木構隧道口,全長43公尺。

 

 

DSC_6540.jpg

7號和8號隧道間右側山壁也有一葉蘭。

 

 

DSC_6541.jpg

8號隧道南口是管狀隧道口,隧道全長23公尺。

 

 

DSC_6543.jpg

8號隧道過去是15號橋。

 

 

DSC_6546.jpg

15號橋南端,前方接9號隧道。。

 

 

DSC_6547.jpg

9號隧道南口是五邊形木構隧道,整段只有短短的9公尺,是最短的一座隧道。。

 

 

DSC_6548.jpg

15號橋北端。

 

 

DSC_6551.jpg

9號隧道北口是素掘隧道口,接16號橋。

 

 

DSC_6552.jpg

16號橋南端,前方接10號隧道南口。

 

 

DSC_6554.jpg

10號隧道南口。

 

 

DSC_6555.jpg

回頭拍16號橋北端以及9號隧道北口。

 

 

DSC_6558.jpg

出了10號隧道就到達17號橋。

 

 

DSC_6559.jpg

10號隧道北口,整段都是素掘隧道,長133公尺。

 

 

DSC_6561.jpg

17號橋南端。

 

 

DSC_6562.jpg

過了17號橋是11號隧道南口,為五邊形木構隧道口。。

 

 

DSC_6563.jpg

17號橋北端。

 

 

DSC_6565.jpg

11號隧道北端為素掘隧道口,有噴上一些水泥固定,全長28公尺。

 

 

DSC_6567.jpg

接著是18號橋。

 

 

DSC_6568.jpg

18號橋南端,看起來清苔有點多,很多枕木都是一新一舊兩根排在一起。

 

 

DSC_6569.jpg

18號橋北端。

 

 

DSC_6571.jpg

18號橋續接19號橋。

 

 

DSC_6572.jpg

彎彎的19號橋是我覺得最美的一座橋。

 

 

DSC_6574.jpg

19號橋的北端有一間小屋。

 

 

DSC_6575.jpg

小屋的特寫,後方似乎還有蓄水池。

 

 

DSC_6576.jpg

過了小屋抵達12號隧道南口,是素掘隧道口,內部有五邊形木構,全長154公尺。

 

 

DSC_6577.jpg

12號隧道北口給人一種神祕感,這也是眠月線上最後一座隧道。

 

 

DSC_6580.jpg

再來就是20號橋南端。

 

 

DSC_6581.jpg

20號橋北端,這座橋的木板很完整。。

 

 

DSC_6582.jpg

20號橋之後是21號橋。

 

 

DSC_6583.jpg

21號橋南端木板有點殘破。

 

 

DSC_6584.jpg

21號橋北端,最後幾根枕木沒有木板。

 

 

DSC_6587.jpg

DSC_6588.jpg

接著是眠月線22號橋,這座是眠月線最高的橋梁,走起來十分過癮。

 

 

DSC_6590.jpg

22號橋北端,整座橋的木板都很完整。

 

 

DSC_6591.jpg

過了22號橋後,里程是7.5公里。

 

 

DSC_6593.jpg

這一帶的草又開始長了起來。

 

 

DSC_6598.jpg

走到櫻花樹這裡就是眠月管制站,鐵軌一分為二。

 

 

DSC_6602.jpg

通往眠月管制站站房的小徑。

 

 

DSC_6607.jpg

DSC_6608.jpg

站房內部幾年前還有開放,但是被屁孩塗得亂七八糟。

 

 

DSC_6613.jpg

目前大門已封閉。

 

 

DSC_6614.jpg

眠月管制站北端軌道匯集點。

 

 

DSC_6615.jpg

眠月管制站北端轉轍器。

 

 

DSC_6617.jpg

走到8公里了。

 

 

DSC_6618.jpg

接近石猴之前有一處小崩塌,爬過去就好。

 

 

DSC_6622.jpg

再來會看到一株掛著紅檜牌子的樹。

 

 

DSC_6623.jpg

然後是23號橋。

 

 

DSC_6624.jpg

23號橋南端,這座橋是眠月線目前最殘破的橋,行走要注意腳步。

 

 

DSC_6625.jpg

23號橋北端。

 

 

DSC_6626.jpg

位於23號橋北端的柳杉。

 

 

DSC_6627.jpg

柳杉之後會通過一片山壁,露營的人可以在這附近取水。

 

 

DSC_6629.jpg

終於走到24號橋了,也是最後一座。

 

 

DSC_6631.jpg

24號橋南端,看起木板有點殘缺。

 

 

DSC_6634.jpg

24號橋北端狀況好多了。

 

 

DSC_6638.jpg

終於讓我見到石猴遊憩區了。

 

 

DSC_6639.jpg

二十年了,旁邊的解說牌仍完整掛著。

 

 

DSC_6641.jpg

石猴觀景台有部分被草覆蓋,但仍可以賞景。

 

 

DSC_6646.jpg

終於見到沒有頭的石猴。

 

 

DSC_6648.jpg

座椅已經殘破不堪,無法使用了。

 

 

DSC_6652.jpg

石猴車站月台現已傾頹。

 

 

DSC_6655.jpg

等不到火車,只能在此遙想當年的盛況。

 

 

DSC_6657.jpg

石猴車站站房的牆壁都被吹掉了,柱子也歪斜了,再過幾年可能會倒塌。

 

 

DSC_6660.jpg

站房內的地基被掏空,部分柱子和基座分離,不太適合在裡面休息或露營。

 

 

DSC_6661.jpg

石猴往松山方向仍有部分路軌,但是我沒有拓荒的準備,只走了一小段。

 

 

DSC_6663.jpg

DSC_6665.jpg

走到草有點長的地方就折返了。

 

 

DSC_6666.jpg

石猴車站的廁所已經無法使用,請勿在此上廁所。

 

 

DSC_6668.jpg

廁所左側是早年溪阿縱走的路線,舊路線已經毀損,山友開拓出新的路線經過石夢谷、水漾森林到溪頭。

 

 

DSC_6671.jpg

DSC_6673.jpg

DSC_6675.jpg

下次再來這裡時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DSC_6677.jpg

石猴旁邊的巨石,不知道是不是他被震落的頭。

 

 

DSC_6679.jpg

石猴的另一個視角。少了人們的喧囂,石猴的心境是歡喜還是落寞?

 

 

DSC_6703.jpg

回程時拍下印象深刻的幾個景點:殘破的23號橋。

 

 

DSC_6714.jpg

DSC_6717.jpg

高聳的22號橋。

 

 

DSC_6720.jpg

鮮綠的21號橋。

 

 

DSC_6723.jpg

畫出美麗曲線的19號橋。

 

 

DSC_6739.jpg

穿越塔山岩壁的9號隧道。

 

 

DSC_6742.jpg

一葉蘭保留區

 

 

DSC_6744.jpg

宛如秘境的5號隧道北口。

 

 

DSC_6748.jpg

光影交織的5號隧道南口。

 

 

DSC_6764.jpg

DSC_6765.jpg

過了中午光線沒有直射所產生的陰影,塔山站月台拍起來比較清楚。

 

 

DSC_6778.jpg

山上的景色變化多端,早晨和下午差異頗大。

 

 

DSC_6782.jpg

回到第一明隧道崩塌處。

 

 

DSC_6785.jpg

下午拍崩塌處也比較清楚,沒有陰影遮擋。如果下起大雨,這裡會變成一面瀑布,請勿勉強通行,待雨勢稍歇再走。

 

 

DSC_6799.jpg

再見眠月線,希望能早日回來探訪。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