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2419.jpg 

紀錄日期:2016年1月1日

站別:招呼站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一座島式月台

枋山的地名來自於閩南語「崩山」,因為枋山一帶的山常常有崩落的狀況,所以舊名叫崩山,後來覺得地名不吉利便改為「枋山」。枋山鄉靠海,地勢狹長,在漢人進入此地之前,這裡原是排灣族人生活的地區。1875年沈葆楨在恆春半島設立「恆春縣」,大量漢人移居恆春半島,而枋山就位於恆春半島以及潮州、枋寮之間,聯絡了南北兩地。1920年日本人在此設立「枋山庄」,1945年國民政府改為「枋山鄉」。然而,枋山車站並不在枋山鄉,而是位於一條馬路之隔的獅子鄉。要坐火車到枋山站可以搭乘枋寮第一班逆行區間車,停留一個小時左右會有一班順行區間車回枋寮,紀錄車站的時間剛好。

 

枋山車站設立於1992年,原本是三等站,因為客運量太少,2001年降為簡易站,2006年再降為招呼站。逆行列車過了枋山站就會進入一連串隧道,下一個站是27公里外的古莊站。枋山站是西部鐵路最南端的一站,屬於南迴四小站之一,每天只停靠兩列區間車、兩列普快車,要搭乘火車前先確認時刻會比較好。南迴鐵路南下到了中華電信枋山會館附近開始東轉,枋山站就設在這附近,距離枋山市區大約一~二公里,而且要爬坡而上,車班又少,客運量低也不意外。南迴鐵路在規劃時共有十種方案,後來選擇了工時較短、經費較低、施工較容易的現行方案,南迴四小站也因為選址的關係導致客運量低落。如果是以現在的施工技術,相信路線、選站上一定會有所不同,南迴西段的客運量也應該會有所提昇。

 

最近又傳出恆春支線要開始規劃,如果真的能蓋成,對屏鵝公路的交通一定有很大的幫助。恆春支線預定從內獅開始往南延伸至恆春,但是何時才會開始動工?這一切都還是未定數。

 

 

DSC_2384.jpg 

枋山站逆行是內獅站,順行穿越中央山脈便抵達東台灣的古莊站,枋山站到古莊站長達26.9公里,是台灣鐵路兩站之間最長的距離。

 

 

DSC_2374.jpg 

枋山站一座島式月台,遮棚上面的字已經斑駁不清。

 

 

DSC_2386.jpg 

從月台上拍攝整個站體,可以發現靠近站房的軌道已經被拆除。

 

 

DSC_2373.jpg

枋山站往古莊站方向只有一條軌道,離站之後會進入枋山一號隧道。圖中可見1B月台的鐵軌已經斷軌,表示枋山站不會有列車交會、待避,月台也剩下1A側可以使用。

 

 

DSC_2385.jpg

枋山站往內獅站方向,右邊側線也斷軌,再往前便是枋電(枋山電台)二號隧道。

 

 

DSC_2377.jpg

枋山站的遮棚和地下道入口。

 

 

DSC_2380.jpg

枋山站背面,大鐵門已經拉下。

 

 

DSC_2387.jpg

月台上的日出景象。

 

 

DSC_2389.jpg

DSC_2390.jpg

DSC_2393.jpg

DSC_2394.jpg

DSC_2398.jpg

DSC_2401.jpg

DSC_2403.jpg 

日出後光影的變化非常豐富,很適合拍照。

 

 

DSC_2396.jpg 

鐵軌上的字體,1998年製嗎?

 

 

DSC_2406.jpg

枋山站地下道。

 

 

DSC_2407.jpg

枋山站內側大門已經拉下,窗戶也用鐵窗封起來。

 

 

DSC_2410.jpg

柴聯通過枋山站。

 

 

DSC_2413.jpg

原本的出口,地上還有馬蹄形剪票口痕跡。

 

 

DSC_2416.jpg

透過玻璃拍攝站房內部,彷彿時間停留在拉下站門那一天。

 

 

DSC_2441.jpg 

售票窗口有兩個,窗口旁還貼了一張當時的火車時刻表。

 

 

DSC_2417.jpg

通往月台的大鐵門。

 

 

DSC_2418.jpg

枋山站上方的採光玻璃和其他南迴車站不一樣。

 

 

DSC_2436.jpg 

售票窗口內部也還保留當時的桌椅。

 

 

DSC_2429.jpg

枋山站下方的建築物,大門深鎖還加上鐵絲網,應該是一間重要的建築。 

 

 

DSC_2421.jpg

車站旁的產業道路,日出時被染紅一片

 

 

DSC_2423.jpg

枋山站地勢較高,可以看到海邊。

 

 

DSC_2430.jpg

這片果園旁一路下坡,就可以抵達台一線屏鵝公路。

 

 

DSC_2432.jpg

產業道路往車站方向。

 

 

DSC_2446.jpg

月台邊的檔土牆和後方的山丘。

 

 

DSC_2450.jpg 

搭乘往枋寮的區間車前往下一站--內獅。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