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3437.jpg

紀錄日期:2016年1月27日

站別:三等站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一座岸式月台、一座島式月台

 

此地原本是噶瑪蘭族人的領地,曾經受到荷蘭人、西班牙人以及鄭氏勢力統治,但是並沒有深入控制,對此地的影響並不大。清朝初期開始,便有零星的漢人與這裡的原住民進行交易,到了1796年,漢人吳沙率領墾民在烏石港南邊開墾,受到這裡的原住民強烈抵抗,雙方死傷多數,吳沙的弟弟也戰死在此。眼見無法以武力奪下這裡的耕地,吳沙便率眾退回三貂地區。1797年,噶瑪蘭族原住民可能因為和漢人緊密接觸而感染了天花,由於族人沒有抗體,造成多數死傷,痛苦不堪。吳沙知悉之後,利用這個機會提供藥物醫治原住民族,取得噶瑪蘭族人的信任,噶瑪蘭人也因此分給他一些耕地。吳沙把握住這個契機,招募大量漢人建立地一個開墾據點,命名為「頭城」。接著,漢人陸陸續續建立起二城、三城、四城,都是主要的開墾據點。另外,漢人以十數人為一小結,數十人或上百人為一大結當作開墾單位,數結再組成一圍,至今城、結、圍這些地名仍被保留。漢人慢慢的控制了噶瑪蘭地區,以優勢的人力、武力逼退噶瑪蘭族人,族人只能隱身於漢人人群之中或是選擇遷移,此地的平埔族文化、語言也難尋蹤跡。以漢人的史觀來看,吳沙成了「開蘭第一人」,然而漢人的開拓史對原住民來說成了一部活生生的被侵略史。1812年,清朝在此設立「噶瑪蘭廳」之後,將頭城改為「頭圍」,日本人來了以後在此地設立頭圍支廳,後來改制頭圍庄,國民政府時期則改為頭城鄉,1948年升格後變成頭城鎮。

 

頭城車站設立於1920年,稱為「頭圍驛」,以當時的地名來命名,到了1948年改名「頭城車站」沿用至今。頭城車站每日進出三千多人,雖然比不上超過萬人的羅東站、宜蘭站、瑞芳站,也少於五千多人的八堵站、蘇澳新站,但仍然是個有規模的車站,停靠了12班自強號和6班普悠瑪。宜蘭縣鐵路上有許多簡易站、招呼站,這些站需要其他的大站來管理,頭城車站在這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石城站、大里站、大溪站、龜山站、外澳站這五站通通都歸頭城站管理,是全台灣管理最多車站的三等站。此外,從石城站到頂埔站一共七個車站通通在頭城鎮內,也讓頭城鎮成為全台灣擁有最多火車站的鄉鎮。前往拍攝那天,頭城站正在進行改建工程,站房上方的站名已經被卸下來,入口兩側都用鐵皮圍起來,不知道改建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站內一座島式月台和一座岸式月台,正線在第一月台和2A月台,而2B月台則是待避時使用。第二月台B側除了有兩股供列車運行,外側還有許多股道通往機房。頭城站的月台遮棚也是傳統宜蘭線形式,側面用馬賽克磁磚鑲上「頭城」兩字,是很少見的設計。第一月台與站房之間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條軌道,左側軌道連接到舊的貨運月台,沒有圍欄阻隔,右側的軌道則是貼近站房,和第一月台間有圍欄阻隔。

 

頭城是宜蘭地區開發較早的地方,在現在的和平街一帶形成一條街區,保有許多古宅,像是十三行、福德祠、盧纘祥居所、林本源租屋、陳春記商號等等,每一間都有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這裡沒有什麼商業氣息,適合喜歡文史的人來這裡走一走。

 

2018.03.24紀錄

相較於2016年,這兩年來台鐵因人力不足,宜蘭線上的區間車明顯減少了,有些還被截短。頭城車站於2016年底改建完工,主要改建範圍在站房,月台上則沒有什麼變化。第一月台這裡的站房牆面原本是黃色磁磚,改建後變成洗石子牆。剪票口的不鏽鋼欄杆已拆除,以不鏽鋼推門取代。站房內的天花板有橫木飾條,燈管嵌在橫木中,整體風格相當清爽簡約。站房牆面改造成紅磚建築風格,裡裡外外都可以看到磚牆、磚柱。站房外有紅磚拱型迴廊,模仿老街上的舊建築風格,正中央屋頂還有一個三角形,仿造蘭陽博物館的建築外型,呈現出頭城的特色。改造後的頭城車站讓人驚艷,相當古色古香,亦不失文化氣息。

 

 

DSC_3419.jpg

頭城站往北是外澳站,往南是頂埔站。

 

 

DSC_3403.jpg

頭城站往頂埔站方向,雙軌。

 

 

DSC_3425.jpg

頭城站往外澳站方向,雙軌,前方紅色橋樑為開蘭陸橋。

 

 

DSC_3405.jpg

第一月台左後方側軌道連接到舊的貨運月台,沒有圍欄阻隔

 

 

DSC_3417.jpg

DSC_3421.jpg

第一月台右側與站房之間還有一股,應該也是早期貨運用。

 

 

DSC_3399.jpg

DSC_3410.jpg

站房上的燈箱因為施工被拆卸下來,放在站外地下道旁邊。

 

 

DSC_3409.jpg

右側第一月台,左側第二月台,遮棚側面都有馬賽克拼貼的「頭城」兩字。

 

 

DSC_3412.jpg

第一月台的行車資訊器。

 

 

DSC_3426.jpg

頭城站的電梯。

 

 

DSC_3479.jpg

從第二月台拍攝第一月台,站房正後方的遮棚形狀不一樣。

 

 

DSC_3415.jpg

頭城車站的大燈箱,牆上還掛鞭炮美化。

 

 

P3243676.jpg

整修後牆面改造成洗石子。攝於2018。

 

 

DSC_3475.jpg

頭城站地下道。

 

 

DSC_3404.jpg

第二月台後方的機房。

 

 

DSC_3481.jpg

第二月台外側還有許多軌道通往機房。

 

 

DSC_3428.jpg

頭城站剪票口,上方有兩座行車資訊器。

 

 

P3243681.jpg

整修後剪票口改成推門,加裝磁票進出口。攝於2018。

 

 

DSC_3429.jpg

候車廳有部份正在整修,環境稍微暗了一點。天花板有吊扇。

 

 

P3243679.jpg

整修後的候車室以紅磚為柱,木條為頂,乾淨而復古。攝於2018。

 

 

DSC_3431.jpg

頭城站兩個售票窗口,兩台自動售票機。

 

 

P3243678.jpg

整修後的售票口變成紅磚牆面,攝於2018。

 

 

DSC_3433.jpg

出入口還掛著一台電子鐘。

 

 

P3243699.jpg

改造後的頭城車站變成紅磚建築,有老街的特色,上方還有類似蘭陽博物館造型的三角建築。攝於2018。

 

 

P3243706.jpg

車站全景,受限於附近車輛,實在很難拍。攝於2018。

 

 

P3243707.jpg

迴廊上方有採光,連接無障礙坡道。攝於2018。

 

 

P3243685.jpg

原本站前有一裝置藝術,現在不見了。攝於2018。

 

 

P3243700.jpg

P3243701.jpg

P3243703.jpg

P3243704.jpg

通往車站後方的站外地下道,沒有聯外道路,只剩水溝蓋可以走。攝於2018。

 

 

DSC_3438.jpg

火車站前方的民峰路街景。

 

 

DSC_3439.jpg

出車站右轉,這條路是纘祥路,為紀念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纘祥而命名。

 

 

DSC_3446.jpg

DSC_3447.jpg

開蘭路街景,在沒有百貨公司的城鎮,可以看到百貨行的蹤影。

 

 

DSC_3440.jpg

位於車站外側的舊站長宿舍,目前已經整修完畢。

 

 

DSC_3441.jpg

舊員工宿舍,現在不容易看到的長屋型舊宿舍,翻修完畢後也登錄為歷史建築。相較於瑞芳車站舊宿舍被拆除當停車場,這點真的要給宜蘭縣政府鼓勵鼓勵。

 

 

DSC_3448.jpg

鋪上石板的街道便是和平老街。街上保留許多舊建築,而且不會有太多商業氣息,感覺很不錯。

 

 

DSC_3449.jpg

照片中央是南門福德祠,早期老街上的南邊出入口。

 

 

DSC_3451.jpg

照片中央是源合成商號,以前是米商。這棟建築寬三間,前方圓拱搭配圓柱,柱底還有壺狀造型,上方女兒牆寫著「源合成」。

 

 

DSC_3497.jpg

源合成商號旁邊是陳春記商號,以前是經營雜貨買賣,前方是圓拱搭方柱,柱子上的紅磚每隔三塊塗抹一層水泥,做出顏色的變化。

 

 

DSC_3455.jpg

左側新長興樹記,右側是老紅長興。這兩棟建築的前身為長興行,創始人是陳春榮,又名老紅,當時為米商。大約在1916年,陳老紅先生和弟弟陳春枝翻修三間老屋設立長興行,中間是神明廳,左右是店舖。1919年陳老紅先生過世,長興行由他的兒子陳全娥、陳木樹兄弟經營。1924年,兩兄弟請工匠重修長興行,成為現在的樣貌。1932年兄弟分家,陳全娥取得神明廳,陳木樹取得右次間,陳木樹並另取店號為「新長興樹記」。陳木樹善於經商,將原本的米糧生意改為南北雜貨批發,使得新長興樹記成為當時頭城最大的南北雜貨批發店,人們稱之為「大賣店」。這兩棟老屋的左側原本有左次間,為陳春枝所有,後來陳春枝的兒子賣掉左次間,新屋主將之改建,目前已經看不到三連棟了。老屋的女兒牆上有花草裝飾,窗戶下方也有動物、神獸的彩繪磁磚。

 

 

DSC_3456.jpg

DSC_3457.jpg

新長興樹記的對聯是原木雕刻後再以「鑲嵌榫法」完工,內容當然是祈求生意興隆。上方木窗的雕刻也十分精緻漂亮。

 

 

DSC_3460.jpg

DSC_3462.jpg

DSC_3463.jpg

121號為陳木樹所有,成立「新長興樹記」,而123號為陳全娥所有,稱為「老紅長興」。兩棟老屋都可以從門聯上方的鳥獸可以看出鑲嵌榫法的痕跡,相當精緻。

 

 

DSC_3464.jpg

吳朝陽宅,看起來很簡約,柱子有突起,女兒牆上也有花草裝飾。

 

 

DSC_3465.jpg

DSC_3467.jpg

盧纘祥故居,為和洋混合式建築。盧纘祥為宜蘭首任縣長,且此屋形式華麗,在頭城留下了「有盧家富,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的俗諺,可見盧家的財力及品味皆受到當地人推崇。

 

 

DSC_3496.jpg

盧家前方的大池塘,是頭圍港內港遺址。1912年此處被挖成頭圍港的內港,大船停在頭圍港,再用小船把人、貨載來此處上岸。當時的盧家以及林本源租屋的貨物都是從這裡上岸,也可藉此地利之便進行貿易,可見有停車場不稀奇,自家門口就有停船場才拉風。

 

 

DSC_3468.jpg

十三行,是當時的十三間街屋連接而成,建於河道旁,作為對外貿易的港口以及倉儲。這三間康家所擁有的老屋被指定為古蹟,房屋下方的基石是當初船艙中的壓艙石,見證了當時的貿易往來。

 

 

DSC_3470.jpg

北門福德祠,位於十三行旁邊。

 

 

DSC_3489.jpg

慶元宮,頭城老街上最古老的媽祖廟,可惜被雨遮擋住,無法拍下他的全貌。慶元暗喻嘉慶元年(1796年),也就是漢人勢力進入頭城的第一年。

 

 

DSC_3492.jpg

林本源租屋,據說主廳的部份已有200年歷史。此屋為林平侯家族擁有,林先生曾出資鋪設三貂嶺古道,也協調地方糾紛,是此地的知名人物。

 

 

DSC_3485.jpg

車站前方的臺鐵倉庫。

 

 

DSC_3503.jpg

吉祥路平交道。

 

 

DSC_3501.jpg

新興路上的天主堂。

 

 

DSC_3407.jpg

PP停靠頭城站。

 

 

DSC_3411.jpg

區間車停靠頭城站。

 

 

DSC_3482.jpg

DSC_3483.jpg

行包車停靠頭城站。

 

 

DSC_3484.jpg

PP停靠頭城站。

 

 

DSC_3505.jpg

普悠瑪停靠頭城站。

 

 

DSC_3519.jpg

復興號與PP交會於頭城站。

 

 

DSC_3518.jpg

DSC_3523.jpg

DSC_3528.jpg

DSC_3530.jpg

DSC_3540.jpg

E234拖了幾列PP車廂試運轉,並在頭城站解聯、掉頭,而老師傅正帶領新人進行車輛檢修作業。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