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6091.jpg

紀錄日期:2019年1月23日

十字路這一帶以前沒有聚落,也沒有地名。此區北部是來吉,南部是達邦和特富野,都是鄒族的部落。兩地族人往來時所走出的古道在山稜線上交成十字路口,所以日本人在繪製台灣堡圖時將這裡標示為「十字 」,「 」這個字是日本的國字,意思是山的最高點準備往下走的區域。後來阿里山林鐵於1912年在此處設站,東西向的鐵路和南北向的古道也相交成十字,日本人便將此處改稱「十字路」,車站稱為十字路驛。設站後開始有鐵路及林業工作人員進駐此地,也有煉樟腦的工人在此居住,慢慢形成十字村聚落。

 

DSC_6083.jpg

十字路車站海拔1534公尺,只比多林車站高18公尺,兩站相距4.4公里,拔升坡度只有4.09 ,相當的平緩。車站的行政區劃分在阿里山鄉的十字村,十字村內曾經有三個車站,分別是多林站、十字路站和屏遮那站,而且三站都在阿里山林鐵本線上。有的鄉連一個車站都沒有,但十字村竟然能有三個車站,這是因為阿里山林鐵早期使用蒸機,站距不能太長,而且偏鄉地區行政區面積較大,以上兩個條件相互配合才會有這麼奇特的現象。這也只會發生在林鐵或支線身上,環島鐵路的主線不可能有一個村(里)超過一個車站的情況。雖然阿里山鄉中正村也有沼平站、祝山站和塔山站,但是只有沼平站是本線上的車站,和十字村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可惜的是屏遮那站毀於八八風災,目前嘉義縣的十字村和仁壽村、緞繻村、香林村都各有兩個林鐵車站。

 

DSC_6101.jpg

十字路車站站房和多林站站房很像,也是左邊辦公室、右邊候車室的格局,差別處在於本站辦公室面對鐵軌處有開門開窗,候車室也有獨立的門窗。剛到這裡時候車室的門還開著,辦公室燈也亮著。偷看一下候車室,裡面堆放了一些工具和油桶,過沒多久就被關上了,表示這裡還是有工作人員會來取放物品。站房是鋼筋水泥建築,屋頂是廡殿頂形式,和多林的歇山頂屋頂也不同。十字路車站站場也和多林一樣位於彎道上,站內有一正線兩側線,正線靠近山壁,有木造階梯及金屬階梯讓旅客上下車;側線靠近站房,短的那一條側線停放一臺比較舊的馬達巡道車,一旁的紅白基石埋設角度不對。兩側線之間放置了早期用來運送木頭的木馬道和木車,讓民眾了解如何用人力將木材運下山。此外,往屏遮那方向設有號誌機,靠近39號隧道處還有一座雙向號誌。

 

DSC_6102.jpg

DSC_6108.jpg

十字路車站旁原本有派出所,遷走以後這塊地閒置,到2002年由林務局改建成觀景台。一樓門關著,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二樓可以遠眺阿里山溪谷、豐山、來吉、多林等,還可欣賞一部分的塔山。當天有一點雲海,看不到溪谷以及遠處部落,但是可以見到附近的多林,讓十字路車站之旅更增添回憶。

 

DSC_6094.jpg

正線旁有一大面阿里山林鐵示意圖,其中的十字路聚落是以挑夫為主題。來吉到達邦之間原本就有原住民所走出來的古道,鐵路通車後這裡成為物品集散地,也發展出挑夫這個行業。目前十字路站有山友會來健行,平時沒什麼遊客,是我喜歡的寧靜小站之一。

 

DSC_6134.jpg

剛進到站場時遇到經營咖啡店的老闆娘,她熱情的介紹這附近的景點,道別後他們就開車回家去了。考量到時間與光線條件,我選擇去附近的三座隧道走走。當時已是下午五點半,沒有列車通行的問題,我才敢走進隧道區。十字路站往屏遮那站方向有七座隧道,前三座(39、40、41號)距離十字路站很近,39號和40號都是石砌入口,看起來很有復古風,而41號隧道長度剛好一百公尺,也是個有趣的巧合。

 

DSC_6076.jpg

我從多林下到得恩亞納,再從得恩亞納開產業道路到十字路站,全程不超過半小時,只是道路狹窄、會車不易,開這條路要小心謹慎。若是從別的地方上來,直接走台18線就可以到十字路車站了,可說是阿里山林鐵山地段交通最便捷的一站。目前十字路站是阿里山林鐵的臨時終點站,42號隧道修復完畢後即可全線通車,在這之前可在十字路站轉乘公車上山,半小時即可抵達阿里山森林園區。候車的空檔不妨逛逛這小村落,除了看看舊站長宿舍、到觀景台欣賞美景,也可以花點時間走來吉步道,體驗族人和挑夫往返兩地的辛苦!

 

 

2019年十字路車站照片:

DSC_6076.jpg

從多林下來,過了得恩亞那以後走產業道路往台18線,看到這個平交道表示臺18線快到了。

 

 

DSC_6081.jpg

十字路站就位於台18線旁邊,車可以停在路邊,也可以停在右方亭子後面。

 

 

DSC_6080.jpg

順著階梯上去就到十字路車站,這裡也是來吉步道的入口處。

 

 

DSC_6082.jpg

階梯旁有櫻花可以欣賞。

 

 

DSC_6084.jpg

十字路車站站場,屏遮那往十字路方向的進站轉轍器。

 

 

DSC_6085.jpg

再往前一點拍攝,左側有大型林鐵示意圖。

 

 

DSC_6086.jpg

車站站房正面,辦公室燈亮著,候車室也開著,右側有小花圃,屋簷下放著四張椅子。

 

 

DSC_6087.jpg

十字路站的木製站名牌。

 

 

DSC_6088.jpg

海拔1534公尺,只比多林高18公尺。

 

 

DSC_6090.jpg

十字路往多林方向,右邊有木馬道和木車,可以讓遊客體驗人力運送木材的辛苦。

 

 

DSC_6091.jpg

才沒幾分鐘,門就被關起來了。

 

 

DSC_6092.jpg

站房左側有一排民宅,也有人經營咖啡店。

 

 

DSC_6093.jpg

往屏遮那方向的路軌。

 

 

DSC_6094.jpg

車站前方的大圖,挑夫曾是十字路聚落的產業。

 

 

DSC_6095.jpg

左邊是正線,中間和右邊兩條是側線。

 

 

DSC_6096.jpg

十字路往多林方向,路軌略有下坡。

 

 

DSC_6097.jpg

多林往十字路方向的進站轉轍器。

 

 

DSC_6099.jpg

正線和側線之間的紅白基石,前方路線呈現S形,相當美麗。

 

 

DSC_6101.jpg

十字路站的站場也位於彎道上。

 

 

DSC_6104.jpg

兩側線之間的紅白基石埋錯了,應該再逆時針旋轉45度。

 

 

DSC_6102.jpg

十字路站的觀景台,一樓大門深鎖,看網路上的照片似乎是煉樟腦的用具展示。觀景台前方有號誌機,給往屏遮那方向的列車看。

 

 

DSC_6113.jpg

DSC_6116.jpg

觀景台上的展望朝北方,可以看見來吉部落、豐山部落、塔山以及多林部落。當天雲霧較厚看不見溪谷,但是有雲海也很美。

 

 

DSC_6118.jpg

觀景台上往左側看可以看見多林車站附近的聚落,兩地高度相差不大。

 

 

DSC_6125.jpg

從觀景台上拍攝站場,電線有點多,可以整理一下。

 

 

DSC_6127.jpg

照片右側的建築是站長宿舍,目前委外經營。左邊有一些攤位和鍋具,假日時可以做遊客的生意。

 

 

DSC_6129.jpg

往39號隧道方向,左側房子不像民宅,不知道是不是石卓監工站?

 

 

DSC_6131.jpg

靠近39號隧道處有一座雙向號誌機,讓往返十字路、屏遮那的列車使用。

 

 

DSC_6133.jpg

被主人畫成這樣,不知道會不會很厭世?

 

 

DSC_6134.jpg

39號隧道西口,隱約可見40號隧道,右邊石砌牆面相當特別。

 

 

DSC_6137.jpg

39號隧道內部。

 

 

DSC_6139.jpg

39號隧道東出口。

 

 

DSC_6140.jpg

39號隧道東口是石砌,牌子掛反了。

 

 

DSC_6141.jpg

40號隧道西口,拱形部分也是石砌。。

 

 

DSC_6142.jpg

40號隧道內部。

 

 

DSC_6143.jpg

40號隧道東口。

 

 

DSC_6146.jpg

41號隧道西口,此隧道長度剛好100公尺。

 

 

DSC_6147.jpg

41號隧道內部。

 

 

DSC_6149.jpg

41號隧道東出口。

 

 

DSC_6151.jpg

41號隧道東口

 

 

DSC_6156.jpg

從40號西出口拍39號東口。

 

 

DSC_6158.jpg

舊站長宿舍。

 

 

DSC_6160.jpg

十字國小蓋在聚落中最高處。

 

 

DSC_6161.jpg

十字派出所位於十字國小旁邊。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