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日期:2018年10月28日
站別:簡易站
站體:高架車站
月台:二座岸式月台
栗林這個名稱來自於清朝末年,當時這裡尚未開發,到處都長滿了校栗林樹(栗子樹),被稱為「校栗林」。日本人統治時把這一帶被劃分為「校栗林庄」,1902年行政區重劃改為「校栗林大字」,國民政府時期改為栗林村,台中升格後改為栗林里,行政區屬於潭子區。
在高架化工程核定時,此站原本預定被稱為「豐南車站」,但是車站行政區位於潭子而不在豐原,經民眾反映後才改為栗林車站,2018年10月2連同頭家厝、松竹、經武、五權等站一起啟用。此站是個簡易站,設有岸式月台兩座,沒有待避功能。豐原市區的外環道叫做豐原大道,而此站位於台三線(中山路三段)與豐原大道交叉口附近,車流不少。車站北邊是住宅區,南邊則較多工廠,設站於此除了可以服務豐原市區南部的民眾,也提供附近工廠員工另一種交通選擇,可惜的是距離弘文高中稍遠,不然應該可以增加一些人次。
栗林站的遮棚蠻特別的,上方像是把一個圓弧切開加上圓圈造型,側面從南往北看起來像是鯊魚的牙齒。月台位於三樓,第一月台南下,第二月台北上,有樓梯也有電梯可以通到大廳。二樓大廳是很簡潔的穿堂、自動售票機和辦公室,而車站出口就位於高架橋底下。
除了清晨以外,栗林站每小時都有2到4班區間車,大多可以滿足通勤的需求,唯獨下午六點多時北上只有一班列車,可能是這個時段的對號列車太多,軌道容量不足所致。也許是影響太大,撰寫本文時(2022年)已經調整成晚上七點多只有一班車,減低此站旅客下班時段的衝擊。通車至今每日平均有一千二百人左右上下車,算是中段班的成績,符合通勤站價值。
2018栗林站照片
栗林站北上是豐原站,南下是潭子站,前後站距離相近。
栗林站往豐原站(北)方向,雙線,前方為豐原大道高架橋。
栗林站往潭子站方向,雙線。
栗林站站場,兩側遮棚之間也是用圓形金屬架做裝飾。
光線轉移時,應在月台上的弧形陰影還蠻特別的。
台中高架車站都有這種綠底白字的站名牌。
第二月台(西側)的景觀,工廠比較多。
第一月台(東側)的景觀,住宅比較多,底下是潭豐路二段。
車站側面的不鏽鋼飾品,從外面看像是鯊魚牙齒。
整條台中高架站內通道的格局都是如此,透明電梯看起來很有現代感。
自動售票機位於階梯上來的地方,旁邊藍色的玻璃蠻特別的。
從車站入口往下看,高架底下成為人行通道,已經看不出地面路軌的樣子了。
原來小車並不適合放這種單車架,以前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車站旁有個小籃球場,位於吉林一街口。
車站西側台三線的街景,這裡比潭豐路熱鬧多了。
民生街口原本是平交道,現在已看不到遺跡。
栗林站只停靠區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