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7822.jpg

紀錄日期:2015年10月25日

站別:三等站

站體:平面車站、跨站式站房

月台:二座島式月台

 

猴硐舊稱「猴洞」,因為地處山區,而且洞穴間有猴群出沒。剛開始猴洞只是個小聚落,直到基隆河發現沙金後,採金人逆流而上發現了小粗坑、大粗坑、九份、金瓜石等地方的金礦,猴洞地區也開始發展起來。礦坑是個工作風險很高的場所,尤其忌諱湧水,而猴洞這個名稱有水部,為了避免不吉利,便將名稱改為「猴硐」,希望能出礦而不出水,1920年猴硐站設立時便是使用這個名稱。到了1962年政府認為名稱不雅,便將站名改為「侯硐」。近年來地方文史團體逐漸發聲,希望能恢復舊地名,於是2005年侯硐里改回原名稱猴硐里,2013年車站也改回「猴硐站」。不過猴硐里位於基隆河右岸,而左岸包含車站的部份是屬於光復里。

 

猴硐站位於宜蘭線上,以前是平溪線列車的大本營,設有機務分駐所,用來停放以及維修柴油機車。記得十幾年前還有從猴硐站發車的平溪線列車,現在大多改為海科館發車,海科館沒有營業的時段則由八堵站發車,只有一班車是從瑞芳發車,這樣的安排也讓早晚通勤的旅客方便往來縱貫線以及平溪線,減少換車的不便。猴硐站是兩層樓的建築,一樓空間挑高,不像是車站的格局,因為從前是列車維修的場所,旅客出站必須經由站外的樓梯,這座樓梯因為擋住道路造成車輛行駛不便,現在已經拆除。現在一樓站內有鐵道故事館以及廁所,二樓則是票房、辦公室、候車廳、天橋以及月台通道。由於猴硐地區曾是礦業重鎮,大量礦產倚賴軌道運輸,所以整個場站規模很大,有兩座島式月台,月台上的遮棚周圍呈現波浪狀,是臺鐵車站中少見的造型。值班站長室位於第一月台,正線從第一月台兩側通過,站房到1A月台間還有三條側線,可以想像猴硐站在礦業運輸興盛時的榮景。而第二月台B側也有三條軌道,整個車站共有九條軌道,規模相當大。猴硐的硬票賣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電腦連線後仍持續販售,直到2014年臺鐵以車站改名(侯硐改為猴硐)、站名不符為由,徹掉了猴硐站的硬票票櫃。車站改名是2013年的事情,而停售硬票是2014年的事,如果真的因為改名而不能賣,2013年就應該停賣,怎麼會又拖了半年一年?所以這個理由其實有點牽強,實際上應該是臺鐵不想賣了,而不想賣的原因可能和爆增的旅客人數有關。賣硬票要人工結帳、記帳,還要軋上日期,手續比較繁瑣,尤其假日旅客人數過多,有的要硬票,有的要一般車票,對站務人員確實是一種困擾。話雖如此,我個人還是希望猴硐站能在平日重新販售硬票,不過票都已經上繳了,這個希望可能要在夢中才能實現了。

 

在礦業沒落之後,猴硐只是個每日進出不到三百人的小站,如果扣掉遊客以及特地來買硬票的鐵道迷,或許每日平均值不到兩百人。十幾年前我常去平溪線拍照,習慣把車子停在猴硐再搭火車,因為當時這裡好停車,又不用收停車費。那時遊客不多,礦區以及運煤橋也都沒有整修,好像時間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一樣,呈現出一種滄桑的美感。可惜的是當時拍了一些平溪線的照片,卻沒有把猴硐站舊樓梯的樣子記錄下來。拍完照以後我也常常到車站前面那家老麵攤吃麵,當時還是婆婆(以我的年紀應該叫阿姨)在掌廚,婆婆(阿姨)的記性不太好,點的東西常常要再問我三四次,但是她人很親切,在那裡用餐就好像回到自己的鄉下,有著濃濃的人情味。我曾經在一個月內去吃過6、7次,但是每次婆婆(明明是阿姨)都問我說:「啊哩那架故沒來?」我只能笑笑的說:「五啊!蛙丁勒百五來軌啊!」現在想想實在是很有趣。那時猴硐車站還沒有整修,站前的道路狹窄,還有舊樓梯佔去道路三分之一的寬度,每當客運經過站前時都是一拜一拜,我就坐在屋簷下邊吃麵邊看客運表演。2006年煤礦博物園區逐漸動工修復,然而畢竟煤礦不比金礦有魅力,遊客並沒有顯著增加。到了2009年開始炒作貓村的話題後,猴硐才開始有大量遊客湧入,停車場變得一位難求,進出猴硐車站的人數也逐年上升,2014年達到日平均1851人,整整成長六倍以上。遊客多了之後,商店一間間開起來,原本寧靜的園區變得喧囂不已,阿婆的麵攤也由年輕一輩接手,少了那份熟悉的感覺,我也就很少去猴硐了。

 

貓村的議題持續發酵之下,猴硐車站也跟著做了一些改變,原本聯絡前後站的天橋在2013年改建成貓橋,成為國內第一座人貓共用的天橋。這座貓橋將原本的天橋用金屬板包覆,做出貓的造型,天橋裡面除了有貓的照片和圖畫,也有一些讓貓休息、遊憩的空間,許多愛貓人士都會在這裡逗弄或觀賞貓。只是天橋這麼一改建,採光變得不好,也不容易在橋上看火車了。猴硐不是只有貓村可以看,他的本質是礦業,李建興兄弟所創立的「瑞三礦業」就位於車站前方,全盛時期的採礦量達到全台灣的七分之一,所以來到猴硐不妨看看運煤橋、猴洞坑、瑞三礦業廠房,也可以走到河邊欣賞基隆河湖穴地形,如果願意步行遠一點,礦工寮、美援厝、礦工紀念館以及猴硐神社也都值得一看。如果是喜歡騎腳踏車的人,這裡也有鐵路舊線改建的瑞猴自行車道,可以邊騎車邊欣賞風景,還可以看火車,一舉數得。

 

 

DSC_7773.jpg

猴硐站北上是瑞芳站,南下是三貂嶺站。

 

 

DSC_7766.jpg

猴硐站往瑞芳站方向,前方是示德隧道。

 

 

 

DSC_7789.jpg

猴硐站往三貂嶺站方向,可以看到站內的軌道分岔分常多。照片中間上方有一座鐵皮建築,那是猴硐機務分駐所的遺跡,以前是用來停放以及維修DR列車用的。

 

 

R7588262.JPG

近拍猴硐機務分駐所,現在已經有點殘破。

 

 

DSC_7761.jpg

猴硐站月台聯絡道位於二樓,左側是站房,一樓挑高是為了列車維修。

 

 

DSC_7763.jpg

由第一月台拍攝第二月台,遮棚是波浪狀的。

 

 

DSC_7765.jpg

第一月台上有值班站長室。

 

 

DSC_7777.jpg

右側第一月台,左側第二月台。

 

 

DSC_7772.jpg

原本的跨站天橋已經改建成貓橋,左下方有一排造型奇特的車,不知道是何種功用。

 

 

DSC_7818.jpg

從後站拍攝猴硐車站,左側是貓橋,照片遠處是瑞三礦業的廠房。

 

 

DSC_7802.jpg

從第一月台拍攝瑞三礦業廠房。

 

 

DSC_7806.jpg

猴硐站剪票口以及月台通道。

 

 

DSC_7807.jpg

猴硐站只有開放一個售票窗口,有一台自動售票機。

 

 

DSC_7808.jpg

售票窗口旁邊就是候車廳,座位很少,大部分的人會去月台上等車。

 

 

DSC_7810.jpg

二樓出口左右原本有樓梯可以下樓,後來拆掉了,只留下這個平台。

 

 

DSC_7811.jpg

車站右側的街道,商家都是這幾年才開的。

 

 

DSC_7812.jpg

車站前原本只有麵攤和一家雜貨店,現在則是賣起了各式各樣的小吃。照片上方是願景館。

 

 

DSC_7813.jpg

車站左方的街道,由於會車不易,客運已經改成中型巴士。

 

 

DSC_7823.jpg

車站側面照,凸出來的部份便是以前二樓樓梯平台。

 

 

DSC_6159.jpg

2014年拍攝的車站,當時牆面還有侯硐(猴硐)的標示。

 

 

R7588259.JPG

車站前方的老麵攤,是我從前的回憶。

 

 

21460015.JPG

21460027.JPG

2004年瑞三礦業,當時的建築物比現在完整一些。

 

 

21460018.JPG

2004年瑞三礦業運煤橋,還沒有改建過。

 

 

R0010819.JPG

2012年的運煤橋,已經鋪上木板,兩側也加上壓克力防護板。

 

 

DSC_1265.JPG

新舊橋面的對比。

 

 

DSC_1268.JPG

運煤橋終點就是選洗煤場,旁邊就是鐵軌。

 

 

DSC_1272.JPG

運煤橋起點殘留的橋柱,後方就是猴硐坑。

 

 

DSC_1263.JPG

猴硐坑可以購票參觀,搭這樣的運煤車進去,很有趣。

 

 

DSC_1241.JPG

坑內的機車維修廠。

 

 

DSC_1244.JPG

DSC_1245.JPG

DSC_1248.JPG

裡面有許多關於煤礦坑的介紹,富有教育意義。

 

 

DSC_1260.JPG

猴硐坑旁邊就是瑞三礦業大樓,以採礦的辦公室。

 

 

 

 

DSC_1282.JPG

位於猴硐路上的美援厝,是早期利用美援所建立的礦工宿舍,所以稱為美援厝。相對於其他礦工宿舍,這裡的居住環境算是不錯的。

 

 

DSC_1286.JPG

從河川對岸拍向火車站方向,鐵路上方就是當地人所說的「車頭頂」,車頭指的是車站,而車頭頂就是車站上方這片建築。

 

 

DSC_7762.jpg

平溪線DRC列車停靠猴硐站。

 

 

DSC_7782.jpg

喔熊彩繪列車準備停靠猴硐站。

 

 

DSC_7794.jpg

太魯閣號通過猴硐車站。

 

 

DSC_7796.jpg

DSC_7824.jpg

R7588245.JPG

各種貨列通過猴硐車站。

 

 

DSC_7834.jpg

普悠瑪與DRC交會於猴硐車站。

 

 

R7588254.JPG

停放於猴硐站的工程宿營車。

 

 

DSC_7816.jpg

貓橋內部有許多讓貓遊憩的空間。

 

 

DSC_7819.jpg

一堆遊客來這裡看貓,後站的民宅也開了許多商店。

 

 

DSC_6126.jpg

宜蘭線舊線靠近猴硐站的「三也磅空」,也就是連續三座隧道的意思,分別是第一員山隧道、第二員山隧道以及第三員山隧道。攝於2007年,現在已經鋪上水泥改為自行車道。

 

 

DSC_6135.jpg

員山子分洪道,紓解瑞芳地區的水患。

 

 

DSC_6142.jpg

示德隧道北口的崗哨,早期鐵路橋樑都有阿兵哥看守。

 

 

DSC_3101.JPG

2014年CK124試運轉,停靠於猴硐站,並與DR2800交會。

 

 

DSC_3077.JPG

CK124停靠猴硐站。

 

 

R0010770.JPG

基隆河湖穴地形以及礦工寮遺址。

 

 

DSC_1224.JPG

DSC_1228.JPG

DSC_1231.JPG

DSC_1232.JPG

舊猴硐國小2000年受到象神颱風帶來的土石流災害影響而廢棄,目前是生態教育中心。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