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9385.jpg

紀錄日期:2016年7月13日

站別:簡易

站體:高架車站

月台:一座島式月台

 

浮洲位於板橋區,是一個被大漢溪和湳仔溝包圍的小島。此地早年是原住民種植作物的地方,漢人稱呼這裡為「番仔園」,反映出當時漢人對原住民的稱呼。一直到現在,當地人還是習慣這樣稱呼鐵路以北的地區。清朝中期泉州人來島上的南邊開墾後,漢人的聚落慢慢成形,因為聚落附近有三欉竹子,所以南邊的漢人聚落被稱呼為「三抱竹」,三抱就是閩南語三欉的讀音。除了三抱竹聚落以外,在東側也慢慢發展出一個名為「浮洲」的小聚落,這也是浮洲這個地名首次出現於此。

 

DSC_9389.jpg

早在1932年,日本人便在此地設站,名為「浮洲臨時停車場」,當時停靠的車輛是汽油車。到了1942年因為戰爭區乏汽油,所以汽油車停止行駛,本站也廢止。1953年國民政府將浮洲站復站,但可能因為使用人數太少,過沒多久又被第二次廢站。近十幾年來臺鐵推動鐵路捷運化,開始增設車站、增加車班,浮洲因為鄰近板橋,也有一定的人口數,所以2011年第二次被復站,成為一個簡易通勤站。事實證明浮洲站的設立也沒有讓臺鐵失望,從每日三千多人增加至2016年每日五千人,確實發揮了輸運的功能。

 

DSC_9355.jpg

浮洲的前一站板橋站是地下化車站,從板橋南下後列車開始緩緩爬出地面,以高架的形式跨越湳仔溝和大漢溪,浮洲站就位於地下化出口的高架軌道上,利用兩軌之間的空間建立月台,所以月台寬度蠻狹窄的。月台上的遮棚基座是洗石子材質,其他從遮棚的柱子、支撐架到棚頂都是藍色系,很簡潔的風格,長度大約四列車。受限於月台寬度不足,遮棚的寬度也受到限制,下雨天沒有什麼避雨的功能,不過這是先天不足造成的,非戰之罪。月台上有設立不鏽鋼圍欄,是臺鐵的車站少見的,應該也是考慮到月台寬度不足。有些車站的月台寬度比浮洲站更窄,例如新馬、中里等,但是卻沒有設立圍欄,這應該和搭車人數有關吧!臺鐵軌道南方便是高鐵的高架軌道,和臺鐵一起爬出地下站,路基高度比臺鐵高一些,所以只能看到半個高鐵車身。在月台上多待一會兒就可以看到臺鐵和高鐵尬車的景象,相當有趣。

 

DSC_9380.jpg

浮洲車站只有一個月台出口位於站場的西側,設立在這個位置擋住了西側的視線,無法完整看到跨越大漢溪的鐵路橋。下樓梯之後迴轉就抵達候車廳,有不少座椅沿著牆邊放置,提供乘客在天候不佳時可以稍作休息。再往前走一點有無障礙斜坡,右側牆壁上有火車和大樓造型的裝置藝術,左側玻璃上則有五顏六色的樹枝造型,角落還有一隻小燈泡人,搭配屋頂的波浪板和短圓柱造型燈,整體設計還蠻討喜的。出口有四個閘門,售票口旁邊有兩台自動售票機,對面還有便利商店,讓旅客增添不少便利。

 

DSC_9403.jpg

走出車站可以看到站房就位於高架底下,車站的字體和隔音板也都是藍色的,整個車站很有一體感。車站北方是僑中二街通往華僑高中、大觀國中小,南方是龍興街,東邊往大觀路,西方則是通往河濱公園。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以後在浮洲設立許多眷村,所以這裡也保留許多和眷村有關的遺跡和文化。當年浮洲常有水患,在此地生活並不容易,但是他們並沒有太多選擇。如今水利建設改善,老舊眷村大多已被拆除,高樓大廈則是接二連三的蓋起來,合宜住宅也選址於此,這應該是早年居住在浮洲的人無法想像的。下次經過浮洲,我會去親民公園看看,也找找巷弄之間殘存的老屋,這裡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DSC_9348.jpg

浮洲站月台寬度不寬,有不鏽鋼圍欄,照片左方是高鐵的軌道,路基比較高。

 

 

DSC_9350.jpg

月台上可以看到車站旁正在蓋大樓。

 

 

DSC_9351.jpg

浮洲站往板橋站方向,火車會從地下爬上來。接近站場時鐵軌拉寬,以容納月台空間。

 

 

DSC_9357.jpg

火車和高鐵交會的景象,在這裡可以看得到。

 

 

DSC_9360.jpg

浮洲站往北是板橋站,往南是樹林站。

 

 

DSC_9361.jpg

浮洲佔得遮棚以藍色為基調,很簡潔的感覺,遮棚上方的積水順著排水管導入月台底下。

 

 

DSC_9365.jpg

月台上的行車資訊器,1A月台南下,1B月台北上。

 

 

DSC_9368.jpg

浮洲站往樹林站方向,視線被出口遮蔽。

 

 

DSC_9370.jpg

把相機伸出去,勉強拍到一部分的橋樑。

 

 

DSC_9372.jpg

DSC_9373.jpg

浮洲站月台出口還有電梯。

 

 

 

DSC_9376.jpg

候車聽,牆邊放了一整排的椅子。

 

 

DSC_9377.jpg

牆上掛有列車資訊,可以讓旅客確認發車時間。

 

 

DSC_9378.jpg

斜坡道右邊牆上是火車造型藝術,左邊是樹枝狀造形藝術。

 

 

DSC_9379.jpg

幾何圖形構成火車和大樓的意象,很有創意。

 

 

 

DSC_9381.jpg

月台閘門和上方的行車資訊器。

 

 

DSC_9382.jpg

售票廳也是洗石子風格,乾淨簡潔。

 

 

DSC_9383.jpg

售票廳對面有便利商店。

 

 

 

DSC_9387.jpg

出站往西邊走,大觀消防分隊在巷子旁。

 

 

DSC_9394.jpg

靠近河濱的地方有一座紅色鋼樑天橋。

 

 

DSC_9388.jpg

DSC_9390.jpg

從橋上可以看到車站和遠處的觀音山。

 

 

 

 

 

DSC_9405.jpg

DSC_9406.jpg

巷弄之間的舊公寓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DSC_9408.jpg

路旁的馬賽克拼貼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

 

 

DSC_9410.jpg

車站附近的市集。

 

 

DSC_9411.jpg

拍照當天中午在這裡用餐,牛肉麵一碗才70元,口味也不錯。

 

 

DSC_9416.jpg

車站旁開始蓋起了大樓。

 

 

DSC_9418.jpg

華僑高中的圍牆一角,裡面有一顆很大的樹。

 

 

DSC_9419.jpg

自強號通過浮洲站。

 

 

DSC_9423.jpg

DSC_9346.jpg

區間車停靠浮洲站。

 

 

 

 

DSC_9413.JPG

火車通過時,在高架底下可以看到部份底盤結構。

 

 

arrow
arrow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