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7517.jpg

紀錄日期:2016年12月25日

站別:二等

站體:平面車站

月台:一座岸式月台、一座島式月台

大甲一帶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領地,當時在大甲地區附近的平埔族有八個聚落,被稱為「崩山八社」。明朝開始有漢人移入,以道卡斯(TAOKAS)來稱呼族人居住的區域,由於道卡斯(TAOKAS)唸起來和閩南語的「大甲」諧音,久而久之,漢人便以大甲來稱呼這個地方。此地漢人的聚落於清朝初期成形,清朝中葉開始有大量水利建設,使得移入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其中以頂店一帶(現在的舊庄)發展最快。後來大甲市區一帶由於地勢較高可避水患,而且通往外埔、后里、豐原等地也比較方便,所以逐漸形成大聚落和貨物集散地,進而取代頂店成為最大的市街,稱為新庄。1827年大甲仕紳提議建城,當地居民以大甲溪的鵝卵石堆砌,再以糯米漿、黑糖、石灰等黏著,內部填上三合土,南北五百公尺,東西四百三十公尺,規模雖不大,卻是一座很堅固的小城。

 

DSC_7514.jpg

大甲車站設立於1922年,名為「大甲驛」,為一座木造站房。早年海線鐵路以貨運為大宗,大甲地區為海線熱鬧的大城,所以客運量也不少,一直到現在,大甲站還是海線使用人數最多的車站,2016年每天大約五千多人。由於客貨運量持續增加,站房於1966年改建為現狀,屋頂為六個五邊形,造型相當特別。候車廳擺放好幾排座椅,空間不算小,售票窗口有3個,通常只開1到2個。月台上最顯眼的莫過於吊掛在遮棚底下的兩排紅燈籠,反映出此地的宗教特色。站內和月台間以地下道相通,地下道還有掛一些火車和車站的照片當作裝飾。聽說目前大甲站正在施作站外行人天橋,完工之後我應該再去看看。

 

DSC_7553.jpg

大甲站是海線第一大站,所有正班列車都會停靠,然而停靠的方式和其他站很不一樣。日南站到大甲站之間是單軌,大甲站到清水站之間則是雙軌,南下列車停靠大甲站時不會拐股靠左,而是直接使用第一月台的西正線靠右南下,直到沙鹿站才恢復靠左。北上列車進大甲站時則是會拐股進第一月台,然後直走單線北上。所以第一月台成為站內最重要的月台,南下北上列車都優先停靠,有待避、交會需求時才會停靠第二月台,這也使得大甲到清水之間成為台灣唯一火車常態靠右行駛的區間。會有這樣的情形產生,一來與大甲站南下以後的路線彎曲和陡下有關,此路段靠右行駛比較能看清楚前方路況,有利行車安全;二來是清水南、大甲北都是單線,但是清水到大甲之間卻是雙線,以線形來看由單線駛入雙線靠右行駛也比較好調度。海線通車這麼久了卻還沒有全線雙軌化,有人認為是使用人數不多,所需要的班次就不多,然而班次與使用人口是交互影響的,而且部分單線調度對海線的運量和運能都產生了限制。我個人支持海線雙軌化,除了讓海線的運能提升,也可以做為山線的輔助。至於海線高架化我則是不支持,因為以城市規模來說不符合成本效益,更嚴重的是高架後路線容量降低,每個車站都只剩2-4股,這會嚴重影響鐵路的營運與調度,也會讓一些列車無處可放。想想看,大甲到追分都高架,啊台中港站的火車是要晾起來嗎?常駐於站內的調車機又要放多遠?

 

DSC_7525.jpg

大甲車站外面有個U形彎,讓接送旅客的車輛不會卡在中山路上。車站正前方是蔣公路,當地文史工作者認為蔣公路是為了紀念明朝將領蔣毅庵,他在明鄭時期平定了「造反」的道卡斯族並開發此地,於是1946年將大甲站前的道路更名為蔣公路。當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蔣公路就是紀念先總統蔣介石,形成了一個蔣公,各自表述。沿著蔣公路一直走,幾分鐘就到了大甲鎮瀾宮,這間廟宇應該全台灣的人都知曉,每年最大規模的媽祖繞境非他莫屬。這附近有餅店、有市場、有夜市,觀光客絡繹不絕,即便沒有持香拜拜的人也可以坐火車來觀賞廟宇之美,就像沒有信耶穌的人也可以去參觀教堂之美一樣。

 

DSC_7528.jpg

大甲因為有新庄和舊庄之別,所以兩個區域都有老街,舊庄的老街在彈正路,這我沒去過,列為之後的鐵路行腳行程。新庄(大甲市區)的老街則位於順天路和蔣公路一帶,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只在蔣公路上拍了一些老屋,改天應該要去拍林氏貞孝坊、文昌祠和其他老屋,我對這些老房子比對奶油酥餅有興趣。想到大甲就想到小時候每天都會聽到載著草蓆的三輪車沿街叫賣「大甲涼蓆...」,聽起來草蓆似乎是大甲的名物,但實際上真正有名的草蓆是從藺草的故鄉--苑裡製作的,大甲的草蓆是從苑裡送過去賣的,也再次證明大甲扮演一個集散地的角色。

 

 

2016年大甲車站照片:

DSC_7535.jpg

大甲站往北是日南站,往南是台中港站。

 

 

DSC_7558.jpg

大甲站第二月台外側的路軌有5股,停放了一列工程車。

 

 

DSC_7538.jpg

第二月台外側的水塔和舊庫房。

 

 

DSC_4628.JPG

大甲產芋頭,第二月台上的椅子也使用了芋頭造型。

 

 

DSC_7536.jpg

大甲站往台中港站(南)有雙軌,前方是水源路橋。

 

 

DSC_7537.jpg

從第一月台往北拍攝,右側是第二月台。

 

 

DSC_7545.jpg

大甲站站房北端有舊倉庫。

 

 

DSC_7550.jpg

倉庫旁有工程車車庫。

 

 

DSC_7548.jpg

DSC_7570.jpg

大甲站站房北端的舊月台,還有調度工程車用的路軌和止衝擋。

 

 

DSC_7551.jpg

第一、第二月台之間有兩股,白色部分是電梯。

 

 

DSC_7552.jpg

第二月台外側還有一個貨運月台。

 

 

DSC_7553.jpg

大甲站往日南站(北)是單軌。

 

 

DSC_7560.jpg

從第二月台往北拍攝,左側是第一月台。南下列車進站後不會靠左,而是靠右停靠第一月台。

 

 

DSC_7504.jpg

第二月台地下道出入口,遮棚比較窄一點。

 

 

DSC_7506.jpg

第一月台遮棚比較寬,還吊了兩排燈籠。

 

 

DSC_7540.jpg

大甲站剪票出口。

 

 

DSC_7541.jpg

第一月台有派出所。

 

 

DSC_7571.jpg

第二月台有加長加高,底下仍是舊月台。

 

 

DSC_4610.jpg

第一月台上的懸掛式站名牌。

 

 

DSC_7561.jpg

從第二月台往南拍攝大甲站站場,遠方山脈是水尾山。

 

 

DSC_7562.jpg

第一月台有鋼筋水泥遮棚,也有舊式遮棚。

 

 

DSC_7563.jpg

電梯走廊外有廟宇圖案裝飾。

 

 

DSC_7566.jpg

大甲站電梯走廊。

 

 

DSC_7567.jpg

從電梯走廊上拍攝大甲站往北方向。

 

 

DSC_7568.jpg

從電梯走廊上拍攝大甲站往南方向。

 

 

DSC_4625.JPG

第一月台旁的庭園造景。

 

 

DSC_7542.jpg

北上貨列靠右行駛,停靠在第二月台待避區間車

 

 

DSC_7546.jpg

南下區間車靠右行駛,和貨列交會於大甲站。

 

 

DSC_4604.JPG

第一月台有區間車時,北上莒光號靠右行駛,準備停靠第二月台交會區間車。

 

 

DSC_4642.JPG

南下莒光號靠右行駛,停靠大甲站。

 

 

DSC_7505.jpg

站內地下道,牆上陳列許多照片。

 

 

DSC_7508.jpg

大甲站是海線最大站,所以有小七,空間也比較大。

 

 

DSC_7509.jpg

剪票入口,上方行車資訊器的列車大多停靠第一月台,只有2612到2A待避513,而2523可能在時間上比較接近119,怕旅客搭錯車才移到2A去。

 

 

DSC_7510.jpg

大甲站的候車亭和售票窗口。

 

 

DSC_7532.jpg

車站牆壁的磁磚圖案介紹著大甲舊城的沿革和施工方式。

 

 

DSC_7515.jpg

一出車站就可以看見中山路、蔣公路口的老房子。

 

 

DSC_7520.jpg

蔣公路沿線是熱鬧的商店街,也是新庄的老街,目前還保有一些老房子。

 

 

DSC_7521.jpg

大甲鎮瀾宮的附屬建築,一樓是小吃,樓上不知道是辦公室還是香客大樓。

 

 

DSC_7522.jpg

鎮瀾宮附近的建德醫院,目前是牙醫診所。

 

 

DSC_7524.jpg

一排巴洛克風格的屋子掛上新招牌,感覺有點不搭,不過維持得還可以。

 

 

DSC_7525.jpg

大甲鎮瀾宮,海線香火最旺的媽祖廟。

 

 

DSC_7526.jpg

順天路這裡也有一些老房子,林氏貞孝坊就在前面,我卻沒看到。

 

 

DSC_7528.jpg

以前沒有百貨公司的年代,各城鎮內的百貨行提供許多商品讓顧客挑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onto0809 的頭像
    Bronto0809

    迷惑龍的部落

    Bronto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